范棣:银行负利率欺负的终究是社会底层穷人
来源:和讯网 发布时间:2015-11-06 08:36:00

物价上涨对国民储蓄是一种损害,存款利息则是对这种损害的一种补偿。负利息是一种负的财富补偿,是一种剥削。而且,对不同的收入阶层来说,利息的影响是不同的。

总体上讲,美国的物价波动比较平稳。从1990年到2010年,美国20年间物价一共上涨了56%,平均每年涨幅为2.4%。美国CPI里虽不包括住房价格,但美国过去几十年房价基本稳定。从1940年到1990年,美国50年里平均每年的房价涨幅仅为2.3%。与物价波动相对应,过去30年,美国1年至5年的定期存款利率平均在1%至3%之间浮动,因此从总体上看,美国国民的储蓄存款收益与市场物价上涨幅度大致相抵。换句话说就是,美国的银行存款基本能实现货币保值的目的。

其他发达国家的情况也类似。

 从1990年到2010年,20年间英国物价上涨了60.2%,平均每年涨幅为2.4%;

 同期,日本物价总上涨了5.8%,平均每年涨幅仅为0.3%,其中9年负增长;

 德国20年间物价上涨了47.8%,平均每年涨幅为2%;

 加拿大同期物价上涨了67.2%,年均涨幅为2.6%;

 法国20年间物价上涨了40%,平均每年涨幅为1.7%;

与物价波动的趋势相对应,欧洲货币市场的长期利率基本保持和美国相同水平,而过去20年日本的储蓄存款利率基本为零 ,这和日本的长期物价水平基本相一致。

相对于美元和欧元的储蓄存款利率,再比照各国的物价上涨程度,总体比较而言,过去30年里,人民币储蓄存款能起到的保值作用相当有限。相当多数年份里,人民币储蓄存款利率低于物价上涨率,实际存款利率为负。

负利息伤害的是中低收入者

负利率对所有存款人都构成一定的经济利益伤害,但对不同的人,其损害的程度不同,负利率对社会不同阶层能产生不同的财富影响。在华尔街展现英雄气概的马云绝不会花时间思考国内银行的负利息会对他个人存款户头上的数字产生具体什么影响,而傍晚在广场跳大舞的大妈们必然会因为银行利息的多少而高兴或者愁苦。

这主要因为富人和穷人的财富结构和数量不同。一般而言,富人阶层的财富分布中,多数是房产、股权投资等,真正放在银行里的存款较少。当物价上涨高于银行存款利息时,他们在利息收入上的损失完全可以通过其它资产价格的上涨得到充分补偿。因此,银行的利息收入对富人来说并没有那么重要。

但在中低收入家庭的财产构成中,银行存款是这些家庭的主要财富拥有形式,银行利息高低直接影响了这些家庭财富的增减。银行存款负利息无疑对中低收入家庭的利益构成了最大的直接伤害。由于穷人在银行的存款规模较小,当实际银行存款利率赶不上物价上涨的时候,这些小平民们是没有办法通过对自己的资产结构配置进行调节来弥补损失,他们除了一点银行存款,其余很少财产。对比之下,富人们可以通过买房、炒股、买基金和股权投资等手段来对抗通货膨胀。

越穷的人,收入越低的人,受到负利率的伤害越重。他们唯一的手段只有节衣缩食。因此,银行存款不能保值,欺负的往往是社会底层的穷人。

作者:范棣博士,北京大学互联网金融智库理事长兼首席经济学家、亚联资本创始合伙人、银票网董事长。本文摘自范棣博士的新书《少数派的财富报告》,本文也发表于范棣博士的微信公众号“财经这点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