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解读“十三五”:人民币将成国际性货币
来源:中国青年网 发布时间:2015-11-11 08:24:00

在日前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辅导读本(以下简称《读本》)中,央行行长周小川指出,“十三五”期末,预期人民币跨境收支占我国全部本外币跨境收支的比例超过三分之一,人民币成为一种国际性货币。

数据显示,2014年,人民币跨境收支9.95万亿元,占全部跨境收支的比重近四分之一。

  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

周小川指出,要“有序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实际上,近年央行在相关领域的改革措施推出已十分密集。

联讯证券投研中心执行总经理付立春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资本项目开放进入实质阶段,控制好资本项目市场化的节奏尤为重要。过快可能会导致汇率大幅波动、资金外流,过慢将导致一系列改革停滞甚至倒退。

周小川也今年初表示,“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加快推进人民币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而2015年是“十二五”的最后一年,打算通过各方努力实现这一目标。

在《读本》中,周小川继续强调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重要性,称要“转变外汇管理和使用方式,从正面清单转变为负面清单。放宽境外投资汇兑限制,放宽企业和个人外汇管理要求,放宽跨国公司资金境外运作限制。允许更多符合条件的境外机构在境内市场融资。”

  推动人民币加入SDR

11月底,人民币将迎来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其是否能加入SDR货币篮子的考核。付立春认为,人民币国际化是关系到中国资产配置和风险分散的重大战略。通过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来推进外汇、债券市场的市场化改革,最终可实现经济发展积累资产在国际市场的认可。

周小川在《读本》中表示,要“推动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成为可兑换、可自由使用货币”。树立对人民币的信心,推动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SDR)篮子货币,推动人民币成为可兑换、可自由使用货币。进一步加强双边和多边货币金融合作,以服务“贸易投资和产业链升级”为重点,从巩固人民币计价结算货币地位,向支持人民币的市场交易和估计储备功能推进。扩大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和新兴市场区域化使用的便利性,逐步向国际金融中心和发达国家延伸。推动人民币对其他货币直接交易市场发展,更好地为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发展服务。

周小川预计,“十三五”期末,人民币跨境收支将占我国全部本外币跨境收支的比例超过三分之一,人民币成为一种国际性货币。

此外,中国银行11月6日发布的2015年度《人民币国际化白皮书》中的调查显示,73%的受访企业认为人民币将成为重要国际货币,这一比例较2014年提升9个百分点,表明过去三年来,人民币国际化业务的稳步推进促使全球企业对人民币的信心持续走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