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在9月17日撰文《美联储加息是幻觉 或重新启动QE》,10月29日再次撰文《美国政府即将关门 美元或面临暴跌》。时隔近两月后,也就是自11月12日,美国国会已经开始就债务预算和上限采取快速行动,以避免下月初因财政陷入僵局,而使联邦政府违约。
新一届美国政府更需要QE
美国众议院议长博纳(John Boehner)10月27日对共和党同僚称,他正为10月28日就该双管齐下举措进行投票扫清道路。此举可能规定,未来两年额外支出上限为800亿美元,用于提高国防和国内项目支出。
该协议最重要的是全面放宽预算上限,将允许两年额外支出800亿美元。其中500亿美元是编列在10月1日起的2016财年,另外300亿美元则编列在2017财年预算中。
美国副总统拜登表示,该协议将让我们免于从一个危机踉跄走到另一个危机,其他政府官员则表示,这将保护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受益人的权益不会受损。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Jason Furman称,扩大的政府支出可望在2016年协助创造340000个工作岗位。
美国人的自圆其说,总是这么帅性,但市场却对此充满诸多疑虑:
美国政府目标“小家子气”十足——扩大的政府支出可望在2016年增加34万个工作岗位,这一点对美国就业增长贡献甚微,仅从数字上来看,美国对出现这样的就业增长已经是非常知足了。
美元汇率长期保持高汇率,已经影响美国出口,1-9月份,美国出口下降了7.6%,目前的下降趋势似乎刚刚开始加剧,以美国目前的紧缩趋势评估,2016年美国的出口还将继续下降,进而对新财年美国的GDP能否持续增长表示怀疑。因为美国的主要精力似乎全部在中国南海,新的经济刺激措施连影子都找不到。
于此同时,美联储还在就美元加息问题大玩“之乎者也”,耶伦的反复讲话总结下来,无非就是“可能”、“下个月再下个月”,结果是一年多了,美元始终未能加息。
笔者认为,美元加息无异于自杀!
市场终于明白,美元加息靠不住,因为GDP增长和贸易赤字增加都成问题,因而11月12日才出现了美元汇率和美股双双暴跌的局面。
美国的经济实际上处于日本失去的20年当中,日本经济在最困难的20年当中,低利率或微利率保持了10年以上,美国现在的经济状况与日本刚开始时的情景类似,现在还保持2%的GDP增长,且还是在加入了知识产权后,除去重复计算部分,现在美国的GDP增长与当年日本的基本相似,实际大约为0.1%,甚至是负增长。
按照国会推动的提高债务预算和债务上限的协议(尚未达成),2016年新增的500亿美元印钞,也仅仅能够维持政府不违约,对于经济增长来说毫无作用。
另外一个重要事实是:明年末或2017年新财年,若新的总统选举出来以后,能否认可目前的这种紧缩的货币政策还是个未知数。新官上任三把火,新当选的总统会否像2008年奥巴马当选一样大印钞票也值得深思。若共和党当选,笔者的看法是倾向于大印钞票。
在共和党当选的预期下,或重新开启QE,以满足经济增长需要,由于货币增加美国将会增加对大宗商品的需求。实际上,目前的国际原油价格已经令美国本土原油生产大幅裁员,能源需求已经开始转向对外部的需求,即进口有所增加,这使得美国的对外依存度重新上升。
美国一方面向全球反复说明“气候变化”,一方面却在大量进口低廉的能源,其对新能源的应对措施也乏善可陈。今年8月份,在G7国家例会中奥巴马总统表示了对德国新能源的羡慕之情,德国新能源占比达到了29%,而美国是最早从传统能源转向新能源的,新能源占比也仅仅达到了16%,美国的新能源政策已经开启了10年以上,新能源使用占比仅占16%,这说明美国实际上并没有放弃传统能源的使用。
第一次参加达沃斯气候变化大会,奥巴马就迟到了,而且并没有表达什么实质性新能源对策,但讲得最多的是要求中国等国家,要为应对气候变化多多出力。现在的情况与上次有些类似,中国正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把传统能源的使用目标降了又降,中国领导人无疑又成了会议的焦点。
中国或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
中国经济已经走在转型的路上,传统能源价格低廉显然对中国经济有利,这一点,中美的利益有共同的诉求。
但是,新的问题是:新能源成本高企,这无法让新能源的推广变得顺利,在传统能源价格继续维持低迷的背景下,并不利于中国新能源的推广使用,只有当传统能源价格保持在相对高位时,才能行得通。
从市场自然反应看,全球对传统能源的需求正在增加,而这将利多大宗商品。中国的能源使用问题不完全是对新能源的使用占比过低,而是单位GDP所消耗的能源占比要降下来的问题,截止到2012年,中国创造单位GDP所消耗的美元仍然达5美元,比亚洲的日本和韩国都高得多,这有赖于技术革新,不过,这一点并没有被政府作为重点来改革。新能源革命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并非一朝一夕间就能够解决的。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观察美国为什么要采取强势美元?因为只有这样,才不会令美元支出增加,相对强势的美元加上低廉的能源价格,十分有利于美国经济保持平稳,但是,这样的环境却并不利于中国经济,一方面是中国选择积极地应对气候变化,却“冷落”了传统行业,这些传统行业现在已经明显成为经济的“累赘”,严重地拖了经济的后腿,一方面中国新能源技术应用并不成熟,成本高企限制了推广,新能源企业前景并不乐观。
笔者认为,中国应适时改革能源政策,在推广新经济的同时,勿丢掉传统,鼓励创新无疑是正确的,但并不是一切都要新的,越新越好,中国的劳动者素质决定了,大多数的劳动者无法从事新经济领域,新旧经济总是共同生存的,顾此失彼只会增加传统行业的痛苦,这并不利于经济企稳复苏,相应地,货币政策也应倾向适度的宽松。若继续打压传统行业,而新经济10年内也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经济,照此下去,中国经济企稳是不可能的,也不利于改革的推行,容易产生改革是将传统行业逼上绝路的现象。(本文作者陈维君系职业投资人、和讯评论特约研究员,有着二十年的股票和期货投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