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石行业逐步进入薄利时代 市场需求增速放缓
来源: 发布时间:2015-11-14 07:00:02

天然石材毛利约30% 布局人造石攫取更高利润 建材寒冬样本:环球石材“火力全开”

本报记者 张杰 北京报道

在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石材行业市场发展亦受影响的背景下,此前一直致力于天然石材的国内石材行业首家上市公司环球石材(832123)也开始拓展产业链,引进国外先进人造石生产线,布局高端人造石。

11月11日,《华夏时报》记者从环球石材获悉,公司前期投资3亿元从国际知名石材设备商百利通引入的人造石生产线已经全面上线,并于11月初正式投产。另据环球石材董事长朱新胜透露,公司未来计划5年内将再度引入3条、计划8年内引入6条国际先进人造石设备。

作为国内目前最大的石材行业上市公司环球石材,在石材行业进入寒冬的关键时期,此次布局人造石领域,此举到底意欲何为?

巨资引入人造石生产线

在天然石行业逐步进入薄利时代,一直作为天然石的生产者和引进巨头的环球石材,不惜花费巨资,快速布局人造石领域。

11月11日,《华夏时报》记者从上市不到半年的天然石巨头环球石材获悉,前期投资3亿元从百利通引入的全自动化生产线已经正式投产,年产量能达到60万平方米。

据记者了解,这是目前全亚洲最先进的人造石生产线,环球石材为了该技术的领先性,还与百利通签署了亚洲独家采购协议。而环球石材此举,将弥补国内市场高端人造石的市场空白,也将改变国内人造石规模小、设备落后等多项技术现状。

朱新胜向记者介绍说,近两年随着国内石材需求量的增大,但依靠开发和引进已经不能满足国内消费者的需求,而国外市场石材价格水涨船高,引进石材的利润空间压缩,国内企业话语权在逐渐削弱,从此前的主导地位逐渐变为被主导,这才有了引进高端人造石产业链的念头。

其实,一直以来国内石材的需求量逐年在增高。数据显示,2014年规模以上石材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累计398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7%。

而环球石材之所以不惜巨资执意引入国际先进设备,除了国内巨大的市场需求外,更主要是看中了高端人造石的优势以及高利润。

据现场技术人员向记者介绍,新的生产线与传统的同类生产线相比年产量能高出3-5倍。而在综合效能方面仅是同量瓷砖生产线耗能的20%。

此外,人造石的利润空间也远远高出天然石的利润空间。“公司天然石产品毛利率在30%左右,而人造石毛利率较天然石高出很多,利润非常可观,预计随着未来环球石材一条条人造石材设备的引进与投产,公司利润结构将发生质的飞跃。”朱新胜对《华夏时报》记者直言。

然而,对于新的生产线到底利润是多少,朱新胜并没有具体透露。

行业困境下的突围

“环球石材之所以敢投入巨资,在行业最不景气的时期大动作布局人造石生产线,其实跟当前石材行业步入寒冬有很大的关系。环球石材此举很明显是想通过人造石的先进技术以及优势,借势在行业困境下突围。”一长期观察石材行业的业内人士直言。

事实上,中国石材行业从2005年至今经历了8年的野蛮成长之后,从2014年开始进入产业发展的低迷期,而今年也并没有走出低迷期。

据2014年《中国石材行业发展报告》白皮书显示,虽然2014年营业收入有了12.7%的增长,但比上年增速回落8.9个百分点;利润总额32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3%,比上年增速回落23.9个百分点。

该白皮书主编李正荣表示,由于国际局势,2014年市场需求增速放缓,企业在出口方面的成本优势在逐步减弱,所以适应国内市场的需求变化,是石材企业面临的紧迫任务。

中国石材协会人造石专业委员会主任邓惠青告诉记者,以前拉动石材增长主要靠出口、工装,但目前国家、企业、私人的需求大量减少,不少企业资金链断裂。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第一大石材生产国,而环球石材是国内最大的石材生产企业,但由于近年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国内石材行业市场发展亦受影响,石材行业陷入发展困境,环球石材也一样。

对此,有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直言,目前环球石材的主要业务仍然来自于天然石材,开辟中高端人造石市场,意味着环球石材将拥有天然石材和高端人造石两大业务板块,正式形成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

另据记者了解,环球石材为了更好地对接海外市场,近期将打造国际O2O模式,欲通过电商平台直接面对国外消费者,朱新胜向记者证实,其打造的全球首个O2O项目已经启动,不过,“目前电商平台还处在开发中,因为涉及技术开发,暂时还没有详细时间表。”

对于未来的资本计划,朱新胜表示,未来或将转板。上述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分析称,新三板公司正瞄准转板机遇,冀望通过转板为公司创造更好的融资及发展环境。甚至有不少公司挂牌新三板的初衷便是因为直接挂牌主板或创业板的时间成本、机会成本太高,进而退而求其次,以期后续转板。

不惜花费巨资高调布局双翼战略的环球石材,能否在石材行业调整的关键期,凭借高端人造石材的技术迅速布局国际国内市场实现突围,本报记者将对此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