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不像其他国家那样国际化本国货币
来源: 发布时间:2015-11-17 07:36:00

新加坡前外交部长杨荣文撰文指出,在19世纪下半叶,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任何靠岸中国的船只都要被西方海关人员检查。到了清末,中国已经失去了对其货币系统的控制力,也因此失去了很重要的一部分主权。中国不会再让这样的事情发生。但管理人民币可能不容易。犯错是难免的,但中国会吸取教训。这是必须的。这篇文章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这个夏天,中国金融动荡第一次创造了全球性震动,甚至击中了纽约。这是一个历史性事件,也是一个预兆。

是的,中国手忙脚乱。

它本可以避开一些很多人都已经预见了的明显错误,但中国人会吸取教训。这段插曲显示,远在贸易之外,世界上有多少相连的力量在运转。

全球GDP,中国占不足15%,但去年,中国对全球增长的贡献大概是40%。所以,中国增速放缓,几乎全世界都能感受到。

毫不令人意外的是,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关注中国的前景。这是下跌的开始吗?内部矛盾是否正变得更尖锐,预示着未来更严重的问题?

在我看来,中国的前景是好的。你离中国越近,你就越能感受到。你到中国越多,你就越能明白到,虽然有许许多多的问题,但中国仍然在增长中。

就贸易总需求而言,中国还需要很多年才能让内需大到足以取代投资,成为增长的主要动力,这种内需一定会越来越多地转移到服务业。

中国的沿海地区将变得非常昂贵,所以在中国有已经些时日的工厂,已经转移到了东南亚。中国政府希望将部分工厂转移到内陆以促进当地发展。这些都是长期趋势。

就目前而言,中国仍然需要靠投资来保持足够的增速。有很多事要做,很多领域要开放,但未来增长的步伐将不再惊人。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一带一路”计划非常重要,这不是一个聚焦当下的计划,而是一项瞄准中国发展的长远行动。

首先,中国有各种产能过剩——钢铁、水泥、车辆等等——这些在连结中国及其邻邦方面都能大派用场。这种深入欧亚的邦邻关系的增强,是百年难遇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应该密切关注。

今年早前,中国修建了经过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伊朗到波斯湾的铁路。随着伊朗开放,横贯亚洲大部的发展动态将发生变化。

要记住,在历史上,中华帝国和波斯帝国关系友好,两个高度发展的文明维护着地区的和平。你会看到这种关系重新焕发生机,不仅仅是因为伊朗有一直被压抑着的需求,而且因为长期担当全面长远的计划者角色的中国,正提议,或已经在执行,巨大的铁路扩张计划——到泰国湾、安达曼海、阿拉伯湾、黑海、波罗的海、直到北海。

今年早前,中俄原则上同意建设一条快速铁路,连接莫斯科和北京,可能途径哈萨克斯坦。莫斯科和北京之间有7000公里的距离,按计划,走完全程却只需要不到两天。

如何能证明这项投资是明智的呢?

当然,不能——如果只看运费率和客运票价来计算收入的话。但如果,沿着铁路建立起城市带,那这一切计算都会发生深刻的变化。

这就是为什么2013年8月习近平宣布的“一带一路”,远不止是一句口号。这四个字代表了一次战略调整。

“一带一路”的目标是创造巨大的力量,创造古老的大陆和海上丝绸之路的21世纪复兴,最终我们会发现,整个欧亚大陆都被连接起来了。

用一个生物学比喻,这些联系的增加就像生成人体中的血管。一开始是出现管道,然后物流公司提供血流,之后器官就会开始生长。

欧亚是世界上很大的一部分。在今后数十年,它还将是全球经济的主要驱动力。

这就是为什么亚投行那么重要。许多分析师都认为,亚投行的成立是对抗美国、对抗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有力一步。

这可能是一种附带效应,但并非亚投行的主要目标。该行的成立是为了满足绝对存在经济和金融需求。即便如此,这个新机构只可以满足全部基建所需的数万亿美元资金的一小部分。

虽然现在还没人这么说,但未来某天,我们可能会发现中国的铁路系统和印度的铁路系统经过乃堆拉山口连在一起。那之间只有几百公里,还没有中国和巴基斯坦的铁路系统之间的距离大,而后者已经连接在一起了。

政治上,现在还不是讨论中印铁路相连的时机,但看看中印关系的发展,这已经不是一件不予考虑的事件。

中印关系的发展有巨大的历史重要性,因为这是两个人口大国——加起来占了全球人口大约40%。

最近,印度财长杰特利(Arun Jaitley)被问到,印度如何能从上海股市的动荡中获益?他回应说,印度不会以零和规则来看待外交关系。他还说,中国的增长有利印度,反之亦然。

中国知道,要增强实体经济生产力,就必须深化和放开其资本市场。这个市场的低效已经导致了国企的低效,引起国内的种种问题。

虽然最近中国出现了金融动荡,深化资本市场的战略目标并未改变。中国会从自己的错误中吸取教训,会摸着石头过河,因为他们正在做的事,还没有其他国家做过。

人民币的国际化就是一例。这不是一项容易执行的改革。中国正尝试创造两个“人民币海洋”,一个在国内,另一个在国外,前者比后者大得多。

这两个“海洋”经过像香港这样的门户相连,新加坡也是,但要小一点。

两个“海洋”之间要有防洪堤,就像保护威尼斯的那些一样。如果外面发生了金融风暴,防洪堤可以保护里面的海洋,直到外面风平浪静。

建设工程明显很复杂,或许不那么简单。

中国为什么不像其他国家那样国际化本国货币呢?

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必须回到中国悠久的历史,以及管理如此大量人口的困难上。无论谁来管治中国,必须总是能够对其内部的命运实施一些控制。

在19世纪下半叶,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任何靠岸中国的船只都要被西方海关人员检查。到了清末,中国已经失去了对其货币系统的控制力,也因此失去了很重要的一部分主权。中国不会再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但管理人民币可能不容易。犯错是难免的,但中国会吸取教训。这是必须的。

那么对于中国走入衰退的担忧呢?

这种情况不大可能发生。中国的增速会变慢,但中国基数很高,有大约10万亿美元。

中国放缓在全球引起警惕,是因为全球经济驱动缺乏整体需求。虽然过去7年一直在实施量宽,全球经济表现仍然欠奉。欧洲还在挣扎。美国看起来好一点,但美联储的紧张并非空穴来风。与中国进行更好的政策协调将对情况有所帮助,但无法保证世界经济不会再坠入另一次危机。中国经济和其他发展中经济成长到足以补充成熟经济体的不足需求还需要很多年。

中国可能是当今世界唯一一个能够对系列议题行使国家意志的主要国家。这主要是因为经济仍然在后青春期,还有一部分原因是过去数百年,中国的政治文化接受中央化管治。

比如,习近平推出“一带一路”之后,有关信息马上向下渗透,基金也得到拨发部署。参与其中的国家知道,这是可靠的,因为这个计划得到强大的国家意志的支持。

南海成为导火索这一点有很多可以谈。是的,南海很重要,但它不是最重要的。这是中美之间的力量试练,中美都很小心,避免处置不当。最重要的议题仍然是全球经济,因为如果我们在这上面出错,其他一切都有危险。(文章来源:南早中文)

杨荣文,新加坡前外交部长,香港上市公司嘉里物流主席,嘉里集团副董事长。这是他在最近的新加坡峰会上所发表演说的文字整理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