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底的深圳,仍然艳阳高照。对于无人机企业来说,温暖晴朗的天气无疑让深圳几乎全年都适合试飞和测试。在刚闭幕的第17届高交会上,110多家无人机企业带着自己的新产品亮相深圳龙岗大运分会场。
“除了在消费级无人机领域占领70%以上全球市场的大疆创新外,深圳还聚集了AEE(一电科技)、艾特航空、哈瓦航空等近百家无人机企业。”一名深圳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近期还有一些总部在北京的无人机企业想在深圳设立分公司、研发中心,有些还想搬迁到深圳。
无人机企业“东南飞”
在航空航天领域本无传统优势的深圳,却以电子元器件之都的独特优势,走出一条无人机产业的路径。
在消费级无人机领域,深圳市大疆创新有限公司(下称“DJI大疆创新”)占领了全球70%以上的市场。
“无人机就是飞行的机器人。”缔飞航空集团科研总裁王猛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说,据行业内不完全统计,全国有三四百家无人机企业,多数做消费级无人机。深圳的无人机企业也以消费级为主,但与北京、西安等地相比,深圳无人机企业行业氛围要浓厚得多,企业也更活跃,集聚效应带来信息通达、成本降低的优势。
2013年,深圳市政府公布实施了《深圳市航空航天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
深圳素来有“一小时电子圈”之称,以制造业崛起的深圳以及周边的东莞、惠州等城市,聚集了大量电子元器件企业,北方很多无人机企业的配件均采购自深圳、东莞等地。而华强北电子一条街作为电子元器件集散地,更是降低了电子元器件采购的时间和金钱成本。此外,深圳毗邻港澳地区,购买美国或日本等国的原材料或配件也更快捷。同时,深圳资本市场活跃,为无人机企业带来投资或者贷款的可能性更高。
在采访中,本报记者发现,无人机企业“东南飞”的态势日渐明显。
北方天途航空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天途航空”)就是这么一家企业。天途无人机用于对农田监控,监测到受灾地区后再喷洒农药,减少农药喷洒,提高环保水平,或者应用于海关巡逻、缉私等行动。在电力领域,天途的无人机可以挂在电线杆上走动捡拾漂浮垃圾。
天途航空的区域经理郑敏辉对本报记者说,天途的很多配件都来自深圳、东莞,有时候研发需要做测试,但是快递包裹要等很多天,很耽误时间。
近期,天途正在和深圳相关部门接洽,想在深圳建立科研分公司,并在深圳龙岗设立工厂。天途打算把科研公司的注册地放在深圳前海,按照规定,高科技企业在前海可享有15%企业所得税优惠,而前海聚集的境内外金融机构也为区内高科技企业获得资金带来便利。
同样设在北方的消费级领域排名第二的无人机企业零度智控(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零度智控”),也计划在深圳注册子公司。2015年1月,零度已和鼠标龙头企业深圳雷柏科技(002577.SZ)合作,雷柏由此从鼠标生产进入无人机领域。
以打造无人直升机为核心竞争力的缔飞航空,则在2014年底将公司从沈阳迁到深圳,其看中的就是深圳的产业氛围和资本优势。
另一方面,深圳产业环境成熟,却给企业带来寸土寸金的“劣势”,与内地城市动不动就可以大手笔批地给无人机企业建“无人机城”相比,深圳能给的土地优惠并不多。
本报记者了解到,不同的无人机企业也会根据未来发展方向以选择在深圳“安家”的区域。以做融资和国际销售为目的的企业,会选择把注册地放在前海,在南山福田等地租写字楼,而对于有生产和研发需求的公司,则会选择龙华新区、坪山新区等产业园区入驻。
蓝海还是红海?
2013年前后,消费级无人机领域是一片蓝海,资本市场和行业的热度都逐渐升温。DJI大疆创新在2013年估值8亿元,到了2015年5月,DJI大疆创新估值达到100亿美元。几十万架Phantom“精灵”无人机被大疆创新销售到海外市场,引发全球民用无人机热潮。
也因为大疆带来的财富效应,各路诸侯似乎都看准了无人机市场的掘金机会,做运动相机、做平板电脑、做机器人、做鼠标的企业纷纷转型进入无人机产业。
在零度智控副总经理文昕看来,消费级无人机领域3000元航拍飞行器的市场已进入红海,这一市场对企业来说像鸡肋,很多企业的失败也是因为盲目进入这一领域导致的。同时,他认为,消费级无人机应用的下一级发展将是娱乐应用领域,未来可能出现的无人机打斗、空中实验室将是很好的蓝海市场。
“无人机、手机、机器人都具备相同的智能基因。手机的现在就是无人机的未来。”文昕的这一说法给无人机发展带来巨大想象空间。
一直做工业级无人机研发的王猛认为,真正的蓝海市场在工业级无人机领域。王猛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无人机的工业级应用,是未来投资者发掘的潜在方向。近年又有人提出“无人机+”的概念,其实就是无人机加农业,无人机加消防等无人机与各领域的结合。
基于“无人机+”的概念,王猛在很多场合都提出发展工业级无人机要建立无人机企业和应用企业的合作共赢生态圈。王猛解释说,所谓生态圈就是无人机企业和应用企业的联盟。
但现实的状态是工业级无人机的应用需求不明确,很多工业应用仍处于观望中,而无人机的一些基本参数如载重、航时、安全性等都有待提高。
根据研究机构EVTank近期发布的《2015年度民用无人机市场研究报告》数据,2014年全球民用无人机销量为37.8万架,占比高达96%,增长势头迅猛,其中专业级无人机销量占33%,消费级无人机销量占67%。到2020年,全球无人机年销量有望达到433万架,市场规模将达到259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