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战争背后的两个人生于同年,在朋友眼中,张是一个“性情中人”,而俞比较“低调谦和”,不同的性格与背景,使得他们选择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他们一路赛跑,俞看中规模优势,善用资本,长于并购,张更具“产品经理”气质。如今,他们间的赛跑将如何持续?
他们都出生于1971年,同在上海读大学,都不甘于按部就班的生活。
俞熔,1993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通信工程系,没去原定分配的邮电部三产公司,而是加入了一家房地产策划公司,两年之后创办了自己的房地产公司。张黎刚,复旦大学生物系退学,去了美国。
在商业舞台上,张黎刚成名较早。1998年,这位哈佛大学遗传学硕士退学跟随张朝阳回国创办搜狐,担任搜狐首任产品经理。11个月后,他创办了自己的公司e龙,后因与合伙人及资方意见不一,在e龙上市前夕选择了离开。2004年,张黎刚再次创业,成立爱康网,希望将携程模式带入医疗服务业。
进入体检业,是张黎刚一个“被动”的选择。张黎刚志在互联网。爱康成立第一年,因为受制于线下医疗服务资源制约,在经纬创投张颖的牵线下,张去拜访慈铭体检创始人韩小红,但并未见到韩。合作不成,之后,爱康从线上走到线下,2007年并购了上海国宾体检,成立爱康国宾。他并不后悔进入线下这个选择,过去10年,互联网改变了很多行业,唯一没能改变的是医疗。他还在继续寻找线上突破之道。
进入体检业,是俞熔一个“主动”的选择。也与上海国宾有关。俞熔志不在房地产,而想要寻找下一个战场。2000年时,一度盛传中国的“纳斯达克”将开,他试水投资,虽然“纳斯达克”没开,但积累了投资经验并有了更宽广的产业视角。之后,他创办天亿投资。他对医疗产业发生了兴趣,并且相信下一轮产业风潮就是医疗。在经历初期一些摸索后,一个机会使俞接手了上海市卫生局持有的国宾体检20%股权。
当时国宾体检营收4000万元,利润1500万元。通过这笔投资,俞熔想明白了几件事:第一他要进军健康产业。第二,在这个产业里做那些他能够驾驭的事情,比如体检业:它可以复制,质控和体系是可控的,它不依赖于某一个专家,而依赖于一个服务流程;第三,它的市场比较大。俞熔不甘再当小股东,遂退出国宾,转而自建美年体检。2007年俞熔将天亿医疗更名为每年体检。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两人之间并无公开的交集。都在其产业领域里默默生长。直到2011年美年体检与大健康体检的合并。美年大健康的出现,使得原本的行业格局被颠覆,体检产业由此进入“三国”时代。
主导这一并购案的美年创始人俞熔因此走到台前,比起张黎刚,俞熔成名晚了近十年。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及前行者慈铭(当时慈铭已申报A股上市),俞熔称能上市证明这个行业的商业模式行得通;谈及爱康国宾,俞熔也称与张黎刚是“好朋友”,张的太太和他亦是上海交通大学的校友。
但张黎刚还没准备好接受这个“朋友”。美年和大健康合并后,美年拥有近50家门店,数量排名第一。在公开场合,俞熔不时强调美年已是体检产业第一大公司。这使得他很快成为同样“永争第一”的张黎刚的炮轰对象。
在微博红火的年代,张黎刚在上面写道:“某公司一直自称中国最大的体检和健康服务集团,那你就把2011、2012年的财务数据拿出来晒晒吧!奉劝不要再说假话了!”在张的世界里,名次只以营收为标准。2011年,爱康国宾营收超越慈铭,成为行业第一。如果你问张,这些炮轰行为会不会得罪人,他会回复称他从不主动挑衅别人,只在受到冒犯时选择还击。
不同于张的“性情中人”(张的朋友们语),俞则是“低调谦和”(俞的朋友们语),如上所述,他从不吝惜表达对合作伙伴甚至竞争对手的尊重与赞誉。从天亿资本及美年大健康的成立发展史中,也不难发现他的资源调动能力。离开房地产业后,地产商朋友和他一起做投资;进入中欧EMBA后,同学又成为了美年大健康的投资人;他的动员能力不止于此,科技部、各大高新区及上海市政府也相继成为天亿旗下基金的出资人;在一些社会活动及商业活动中认识的对象,也能很快成为他的投资及合作伙伴。据说当年就是在他极力斡旋之下,天亿的股东才愿意把钱拿出来转投美年。
他们一路赛跑,但不同的性格与背景,使得他们选择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俞熔看中规模优势,善用资本,长于并购。“我们大大小小这么多并购没有一例不成功的。”并购之后,原有团队几乎全为美年所用,“没有一个走掉的,走掉了就可惜了。”通过并购,美年获得了规模优势,依托于网店布局、门店数量,美年获得了更多全国性订单,甚至抢走了爱康的原有一些订单。
相较而言,张更具“产品经理”气质。“我这样一个做互联网出生的人,真正懂得怎么去管一家传统企业,花了四年时间。”在张黎刚眼中,在美国创业创始人把公司创立起来后,可以找到职业经理人把它管理好;但在中国还没有这么一个成熟的职业经理人团队能够把一家公司管成功。那些成功的公司一定是创始人把它一直管上来的。
在各种公开场合,张黎刚不遗余力地宣传着爱康的高品质形象。而俞熔也对外表示高端不等同于专业,美年是一家专业的机构,希望服务更广大的人群。俞熔称,在追求规模优势同时,美年也注重“练内功”。2013年起,美年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
他们的努力都受到了资本的肯定与认同。其中,爱康国宾获得高盛、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等近1亿美元投资;美年大健康则先后接受凯雷、平安保险等机构约6亿人民币的投资。2014年4月,爱康国宾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开募集资金约1.53亿美元,成为“体检业第一股”;2015年3月,美年大健康在国内借壳上市,成为体检业市值第一大股。
两家公司努力赛跑的几年,也是原前行者慈铭受困中国资本市场的几年。他们的你追我赶,也让这个行业最早的领跑者韩小红被淡忘。在参加一个电视节目时,韩说:“我并不像其他企业家对赢的追求那么强烈。虽然我会为了赢暗地里加班加点,但我不会为了赢去正面冲突。”
如果说线下体检服务是他们的第一个赛场,那么在这个赛场上,在完成对慈铭的并购后,美年无论从营收还是门店数量都将成为真正的第一大体检公司。但他们都没有将目光止于线下,而是投向另一个更重要、更宽广的赛场——互联网医疗。在这个赛场上,不止是他们两人的竞争,还是与一大群后来者以及手握重金的BAT相竞争。
在线上这个战场,俞熔又一次展示了投资人的眼光与行事方式,他希望发挥美年大健康的线下入口优势,为线上医疗投资、医疗创业孵化等服务带来新的成长机会;而张黎刚则又一次显示出“产品经理”的气质,今年四月推出“导医通”。
他们间的赛跑,还将如何持续?
11月29日,美年大健康联合了中国知名的投资机构于正式向爱康国宾发出了私有化要约。当晚,张黎刚发表公开信,将美年发起的这一举动视为“恶意”,并称将抵制到底。第二天晨,俞熔发表公开信,回应称不存在“恶意,美年和爱康若能整合协同,对中国的影响也许不亚于阿里、腾讯和华为这样的世界级企业。
在时间给出最后的答案之前,让我们再看一眼两个人的过去,两个都有着强烈的荣誉感人:
“我需要证明,一个普通人家的小孩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最优秀的人之一。我希望自己可以影响后来的年轻人,鼓励他们坚持自己的梦想。我要给他们做出榜样,在商业上取得成功。这就要求我做一个伟大的公司。”张黎刚曾经说。
“什么能够这样让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拼搏?当你面对几百人,上千人的时候,你脑子里根本不会再去想别的,就一件事,就是怎么样别丢人,别挨骂,这种感觉是贯穿在我们整个做企业过程当中,就是说这种强烈的荣誉感。你坐在这个位置上,就得承担起这个责任来。”俞熔曾经说。
从创办哈佛中国论坛起,张黎刚就与大人物们为伍,并努力成为有影响力的人之一;而从做投资起,俞熔就把中小创业者们团结在身边,成为他们的成长导师。
如此相似,却又如此不同。2013年秋,他们两人先后在波士堂录制节目,在那档节目里,我们看到了注意健康的遗传学硕士张黎刚几乎不喝可乐等含糖饮料,而同样注重健康的中医博士俞熔则是不喝冷水。在节目现场,曾被小创业者抱怨不够“亲民”的张黎刚说爱跳健美操,因为这是和大家一起做的运动。而总是和小创业者们在一起的俞熔则唱起了歌:
天涯的尽头是风沙
红尘的故事叫牵挂
封刀隐没在寻常人家东篱下
闲云野鹤古刹
快马在江湖里厮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