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左翼走向“灭亡”与第三条道路的彷徨
来源:和讯网 发布时间:2015-12-30 11:36:02

中国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王文奇撰文指出,拉美左翼的崛起,是民众的选择。拉美左翼的式微则是自身问题与民众不满合力造成的。右翼未必能够比左翼更好的治理拉美诸国,但是当左翼织构的发展之梦越来越被看成是纸上谈兵,民众也只能选择右翼,重新寄予希望了。这篇文章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拉美左翼的式微,近来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委内瑞拉的反对派民主团结联盟在12月初的议会选举中,获得了超过五分之三的席位,从而使总统马杜罗陷入窘境。因为根据委内瑞拉的法律,反对派将有批准财政预算、修改宪法、罢免政府高级官员等多项权利,会对委内瑞拉左翼政府的进一步施政构成强烈冲击。

与此同时,阿根廷总统选举中,右翼的反对派联盟击败了左翼的阿根廷正义党,前任总统克里斯蒂娜甚至拒绝出席12月10日新任总统马克里的就职仪式。近几年来,拉美已相继有多个国家从左翼政府转向了右翼政府,当个案变成共性,我们也应该看看拉美左翼有哪些共同的问题,导致了今天日益式微的局面。

民粹思潮的反复

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拉美自由化浪潮,使拉美国家在世界思潮的整体巨变中,选择了以美国为主导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这场经济改革在拉美展开时轰轰烈烈,以极端的个人自由和完全的市场自由为目标,结果却在多个拉美国家导致高失业率、高通货膨胀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下降。

在这样的背景下,民众的不满从抱怨本国政府,延伸到抱怨美国的经济干预甚至指斥美国进行经济侵略,民粹思潮在民间日益成型,并逐渐汹涌澎湃。民粹思潮汹涌澎湃的结果是掏空了亲美派政府的执政根基,人们迫切需要拥有新立场、迎合民粹思潮、关注穷人生活,甚至能够与美国叫板的新政府和新领导人来指引国家走出匮乏之境。

这种思潮的具体表现就是使阿根廷、委内瑞拉等国的左翼纷纷掌政,并相继出台诸多惠民政策,为穷人谋福利。通过政府强势干预的方式,左翼执政的国家在短期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尤其在阿根廷和委内瑞拉,分别为左翼赢得了超过20年和接近20年的稳定执政期。

在拉美左翼得势的巅峰期,一度被认为有高达14个拉美国家举起了左翼大旗,在此次委内瑞拉和阿根廷的政局变动之前,降至了七个,现在拉美左翼中的两大重要代表委内瑞拉和阿根廷的转向,使拉美左翼式微的迹象进一步明显。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曾经将拉美左翼推上统治舞台的民粹思潮,在最近几年中又成为将左翼拉下统治舞台的推手。左翼稳定民心的重要举措就是强势干预的惠民政策,但政府让利于民的前提是有利可让。

政府要有利可让就要有可持续谋利的经济手段,但拉美左翼并没有找到经济上的可持续发展之道。如委内瑞拉的国内经济一直依赖于石油等原料的出口收入,当石油等价格持续下跌后,政府的可支出资金就迅速减少,国计民生等大问题的投入上就显得捉襟见肘,民众再度对当下的生活不满,于是民粹思潮再起。左翼的支持者迅速减少,是使其执政根基瓦解的重要因素。

为什么拉美左翼在为期不短的执政中没有找到可持续发展模式,从而避免左翼权力的风雨飘摇?这和其第三条道路的彷徨关联在一起。

第三条道路的彷徨

第三条道路的宏观愿景,曾是一些拉美国家在二战后独立之初的重要理念,也是拉美左翼政党崛起之后的重要追求。阿根廷正义党的创始人贝隆就提出了第三条道路,也被称为贝隆主义。贝隆主义的核心观点是要走介乎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的道路,在国际上要走与帝国主义道路的美国和走共产主义道路的苏联保持同等距离,在具体的内政方针上要求主权不容干涉、经济自主发展、注重提高社会福利。此后,贝隆主义或者第三条道路一直成为阿根廷正义党的宣传口号,直到克里斯蒂娜时期也是如此。

委内瑞拉的前任总统查韦斯,曾经是拉美左翼响当当的代表人物。查韦斯在1999年的一次总统演说中,也明确提出要走第三条道路。查韦斯将第三条道路概括为既非自由主义的,也非政府主义的,要寻找二者之间的中间点。为此,查韦斯一方面高调反美,将许多外资企业国有化,关注民众福利;另一方面也鼓励中小企业的生存,限制工人的罢工。查韦斯于2013年去世后,现任总统马杜罗采取了萧规曹随的方式,依然沿着查韦斯的路线向前走。

但第三条道路面对一个共性的问题,那就是究竟如何实践第三条道路?拉美左翼的领导人热衷于提出第三条道路的概念,但这一概念往往是大而化之的,并没有一个清晰的施政方案。利比亚的卡扎菲执政之初,也曾经提出过要走第三条道路,但一直到其被反对派打死,我们也没能在利比亚见到究竟什么是第三条道路。

在拉美左翼那里,一个大而化之的路线设定,无助于解决纷繁复杂的政治、经济问题,中央管控与地方活力如何同步实现,国有经济与私营经济的比重如何权衡,行政权力对自由市场应该进行多大程度的干涉,这些直接涉及到国家发展、长治久安的问题,都不是第三条道路能够直观回答的。可以说,从左翼领导人到普通民众,对第三条道路如何实践都是困惑彷徨的。这种困惑彷徨就使左翼第三条道路的政治宣传,慢慢变成了华而不实的陈词滥调,失去了其最初的魅力,也失去了对民众的动员力。

政府本身的瑕疵

除了思潮反复和路线彷徨,拉美左翼政府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成为反对派诟病左翼、为自己争得支持的砝码之一。在委内瑞拉,查韦斯从1999年初就任总统到2013年去世,当了14年总统,其间他还修改宪法延长了总统任期。在阿根廷,左翼总统基什内尔于2007年卸任,并将总统权力棒交给了他的妻子克里斯蒂娜。尽管无论是查韦斯,还是基什内尔夫妇,都是民众的选举将他们推上了总统的位置,但是前者的修宪延长总统任期,后者的夫妇连续执政,从观感上就给反对派带来了非议的口实。

在巴西,尽管目前仍是左翼执政,但是总统罗塞夫却正因政府腐败问题备受煎熬,左翼政府和其本人的支持率都在不断下降。据最近的统计,罗塞夫目前在巴西的支持率只有10%。她还要继续面对巴西内部接连发生的街头示威游行,巴西审计法院对政府账目不满等一系列问题。如果罗塞夫不能很好的应对,很可能巴西的左翼也将从执政党变成在野党。

拉美左翼的崛起,是民众的选择。拉美左翼的式微则是自身问题与民众不满合力造成的。右翼未必能够比左翼更好的治理拉美诸国,但是当左翼织构的发展之梦越来越被看成是纸上谈兵,民众也只能选择右翼,重新寄予希望了。(文章来源:联合早报网)

作者任职于中国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



新闻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