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市场在2015年年末呈现出“暖冬”行情,百城住宅均价加速升温。面对刚刚到来的2016年,观察人士认为,去库存仍将是行业的主要任务,在此过程中,房地产企业愈发频繁的转型尝试和兼并重组可能会带来新一轮的行业“动荡”。
中国指数研究院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12月份,该机构监测的中国100个重点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每平方米10980元人民币。与当年11月相比百城均价环比上涨0.74%,涨幅较上月扩大0.28个百分点。
分城市看,100个城市中,有51个城市12月房价环比上涨,45个城市环比下跌,4个城市持平。房价环比上涨城市数量过半。
2015年5月百城住宅均价环比“由负转正”,结束了此前持续近一年的下跌。此后的8个月,百城住宅均价一直维持逐月爬升的态势,特别是2015年最后两个月,环比上涨连续加速,“暖冬”形成。
中指院分析称,在2015年收官之际,中国房地产市场供求两端均呈翘尾态势,房企推盘力度进一步加大,市场需求也继续平稳释放。有业内人士将2015年的楼市总体走向总结为“探明底部,复苏上行”。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100个城市中,房价环比上涨的已超过半数,但“冷热不均”的状况仍然明显,百城住宅均价的上行主要由一线和少数二线城市拉动,三四线城市房价大多仍处于下行通道。
更让人感到担忧的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的持续下滑。官方数据显示,2015年前11个月,中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下滑至1.3%的历史低点,房企土地购置面积同比也出现33.1%的下降。
但上述两个指标不振并不意味着房地产市场已经失去了发展动力。中国指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瑜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房地产业衍生的增值服务发展空间较大,行业转型将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另一方面,持续的城镇化以及稳健的货币政策将能够支撑未来五年房地产市场的绝对规模继续维持在较高水平。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布的一份预测报告更为乐观。该报告称,2016年中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可能持续小幅增长,预计全年同比增幅为5%,成交量将创历史新高。
如此判断有四大依据:一是2015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由降转增,当前楼市正在复苏的上升通道中;二是宏观经济依然持续面对较大的下行压力,需要房地产市场支撑,货币政策和房地产政策仍将持续宽松,有助于商品房成交继续上行;三是中央高层近期多次强调化解房地产库存,这意味着一些针对三四线城市去库存的政策或陆续出台,如帮助农民工在城市购房等,三四线城市成交量将有所反弹;四是经过2015年的快速上涨后,一线和部分二线城市重新面临新增供应不足以及需求短期被透支的问题,所以可能制约全国的销售增幅。
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选用各种“姿态”跨界转型毋庸置疑将继续成为2016年的重点之一。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促进房地产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
这就意味着,大量中小房企可能会遭遇兼并、重组,甚至退出房地产市场。有业内人士预计,3-5年之后,中国8万多家房企业会减少一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