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群苍蝇围着一个鸡蛋嗡嗡叫,那鸡蛋一定有毛病,就是俗话说的“苍蝇不叮没缝的鸡蛋”。那么,我们应该迁怒苍蝇,还是应该鄙视那个有缝的鸡蛋?我以为应该怨那个鸡蛋,或把鸡蛋埋了,或把鸡蛋的缝补好。因为我们改变不了苍蝇追腥的本能,就只好和鸡蛋较劲了。
新能源车就是这样一个鸡蛋。
去年,新能源车的生产厂商数量爆发式增长,达到1857个,比2014年增加了 1244个,增长了2倍多。在2015年申报新能源车型公告目录的160家企业中,专用车企业达到99家,客车企业达到77家,这两项都是商用车,而乘用车仅有24家。为什么商用车这么火?因为商用车所包括的专用车和公交车大多都是由政府买单。
我们再看新能源车的产销量。2014年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为7.5万辆左右,2015年产量达到37.9万辆,销量为33万辆增长了4倍。而且,去年最后两个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出现井喷,11月单月产量超过全球其他国家之和,12月产量再飙升两倍,达到63525辆。为什么?因为从2016年起,新能源车的政府补贴标准将逐年降低,不抢白不抢。
至此,我们明白了,新能源车的火爆是因为政府补贴。也就是说,政府补贴是新能源车这个鸡蛋上的缝。
这个缝有多大呢?以33万辆的市场销量来计算,政府补贴至少在300亿元。有媒体报道称,“2015年可能有高达十亿元的补贴资金被企业以各种方式套取”。
一家客车生产企业人士说,国家补贴基本上已经可以覆盖新能源车与传统车的成本差, 而售出一辆新能源车,除了国家补贴外,还可以享受到几乎1:1的地方财政补贴,有的还是省和市的双重补贴。一辆纯电动大巴,补贴最高可以达到上百万。另有说法是,6米到8米长的纯电动中巴车,国家和地方补贴加起来多达60万元,远超成本。就是一辆电动轿车,卖出后最高也能拿到12万的补贴。
企业赚了多少补贴,只有自己知道,闷头发大财。但上市公司必须对社会有交代,我们看看他们的公告。中通客车(000957,股吧)2015年的业绩预期是:全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近五成,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4亿到4.19亿元,同比增长 21.6%到49.86%。这主要源于去年新能源车销量大增,另外,2015年前3季度收到国家新能源补贴推广款达到12亿元。宇通客车(600066,股吧)去年8月发布公告称,8月24日晚,获得一笔郑州市财政局支付的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补贴款30.4亿元。
可能这两家汽车业大佬获得政府补贴是正当的,是符合政策的,但许多所谓的新能源车商就很鸡贼,想着法而圈钱。
一个厂商在一年之内就能完成收购、厂房构建、产品下线,急急忙忙就卖拿补贴赚大钱了。把传统的车装上电动力没什么技术门坎,随便一条简陋的组装线就批量生产新能源车。然后,或者转手卖给自己的租赁公司,或者获得补贴后拆下电池重复利用重复申请补贴,轻松就能套取上亿元新能源补贴。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汽车厂的工人,6年前辞职去做汽车改装,这两年就靠把传统汽车改装成电动车拿补贴赚钱,只要打出合格证,一台车就稳赚10万补贴。最让人受刺激的是,最近他大方地向老东家发出了近万台的无动力车身采购订单,然后把外购的电池装上,就成了新能源车,大把赚钱。说起来,这个工人还是有良心的,还没忘了老东家,大家一块赚钱,双赢。
去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与上牌量之间有7万辆的差距,有专家认为,这些车可能根本就没上路,拿完补贴就停在库房了,也可能把电池拆了卖了,或重新组装,再申请一轮补贴。这些车各种技术指标都很可疑,没上路也许是好事,总比当马路杀手好吧。
我也相信,许多上路的新能源车很可疑,不靠谱。那么,它们怎么能上路呢?许多人都说过了,商家是贪婪的,苍蝇是追腥的,而官员是忙碌的,有的是不懂行的,于是放走了鸡贼。但我以为,还有一条重要的原因,就是政商联手搞腐败。在利益面前,许多人都挺不住,包括我党教育多年的干部。
前些日子爆出的抚顺的故事就很震惊。东北老工业基地日子不好过,国家给破产的国企给予一些财政补贴,于是鸡贼们就看上了这块肥肉,抚顺市国资委和抚顺铝厂伪造了5427份职工档案,套取国家财政5个亿的补助。这事为什么让人震惊?抚顺铝厂是一家国企,抚顺市国资委是一家政府机构,是共产党的一级组织,他俩却联起手来骗中央,那么,我们还敢信谁呢?
这种事并不新鲜。比如国家审计署发布的《2013年第25号公告》就显示,共有102个项目单位编造虚假申报材料,套取、骗取国家专项资金5.56亿元,其中,不乏格力、TCL、长虹、汉能等知名企业。国家审计署去年发布的2013年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结果也显示,共有38个单位和个人通过虚报资料、重复申报等方式,套取骗取棚户区改造资金15.41亿元。这其中,如果没有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联手,是不可能实现的。
既然这种骗中央的故事如此普遍,在政策设计上,就应该尽量少地使用财政补贴,因为财政补贴是人为的,是权力的,而人是有弱点的,权力是容易被腐蚀的。
但也有政府的钱花不出去的时候。
去年3月,广东省公布《关于进一步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意见》,决定4年里安排资金25亿元,对各类创业免收各种费用,发放各种补贴,并对创业者入户条件放宽,还对在校及毕业5年内的普通高等学校、职业学校、技工院校的创业者,给予一次性创业资助。可是,至今申请者寥寥无几。
有钱还花不出去?去年11月,广东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结果出来了,在3000个项目中有14个项目获奖,其中“止鼾助眠可穿戴设备”和移动智慧医院获创业组一等奖,新能源纯电动汽车轻量化通用底盘和酷学科技获创意组一等奖,这些项目大都获得了市场投资。
显然,这些项目的含金量要远高于那些所谓新能源车。广东何以做到这些的?因为,这个大赛获得了领导的重视,广东省发改委、经信委、教育厅、科技厅、人社厅、商务厅、农业厅、金融办、团省委等悉数参加,评委除了官员,还有投资人、金融人士、企业家、高校创业导师等。
除去这些规则和专业人士的保障外,还有一点我以为很重要,就是这些创业者还没有被污染,没有一门心思地想着骗国家的钱,比那些鸡贼纯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