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国务院印发了《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和《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在强化消解过剩产能预期的同时,有关下岗失业潮的担忧也开始出现。但从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科技进步贡献率等指标来看,经济结构转型已露出曙光。这说明,阵痛中有失也有得。
2015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1%,相对于前些年两位数的增幅明显回落,但仍处于工业运行的合理区间。2015年四个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6.4%、6.3%、5.9%和5.9%,季度波动幅度不超过0.5个百分点,表现稳定。从区域来看,19个省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国平均增速,下滑较大的省份基本上是能源、资源、重化工业占比比较大的省份。这基本符合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政策效果预期。
此外,2015年服务业(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到50.5%,首次超过50%,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型的趋势更加明显。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由50.9%增加到55.1%。一方面,科技创新支撑产业转型升级,重大科技项目形成了新产能,区域创新更加活跃,形成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另一方面,创新支持政策的带动和放大效应逐步显现,全社会科技资源配置方式发生重大变化,企业自主创新模式占据主导,有力地促进了新动能的增长,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
总体来说,2015年是国内外形势错综复杂且多变的一年,但是中国经济顶住各种下行压力,在保持经济各方面平稳运行的同时,还在结构调整转型中取得了相当的成果。这一成绩来之不易。
而对于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可能引发下岗失业潮的担忧似乎不无道理,坊间也流传有100万人至300万人将失业的测算。但回顾这几年经济下行压力下,我国就业形势远好于预期。2015年GDP增速跌破了7%,相应地,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12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4.05%,全面完成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的目标。同时,上述针对钢铁和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的相关文件也明确,将加强奖补支持,设立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统筹对地方化解过剩产能的人员分流安置给予奖补。同时,通过挖掘企业内部潜力、内部退养等方式,着力做好职工安置工作,努力减少下岗工人数量。
而且,正在不断崛起的服务业和科技转化形成的新工业,在创造新产能的同时,也将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吸纳更多就业人口。所以,去产能动作不会导致“失业潮”。
今年以来,国务院进一步简政放权,针对服务贸易、农村电商、双创工程、“互联网+”、工业金融支持等多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和措施,既便利了投资与创业,也是对前期调结构成果的维护和推进,并更加注重产业间,区域间的协调和协作。
在消解过剩产能的同时,新的产能正在形成,并且逐步壮大。这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走的路,而以创新驱动引领的新的经济结构正是我们所要达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