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创新驱动意识,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一是落实产业引导基金政策。投入3000万元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向初创期、成长期中小微企业投资。二是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整合商贸发展资金、服务业发展资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资金等近1亿元,通过“借转补”和事后奖补方式,支持社会资本投入实体经济。三是积极引导外贸转型升级。增加安排外经外贸发展资金,支持更多企业出口创汇。支持海关、商检机构通关一体化建设,促进贸易便利化。四是大力支持招商引资。落实财税优惠政策,促进招商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早见效。
强化财政金融意识,引导金融资源服务实体经济。一是创新担保融资体系。深入推进“4321”政银担风险分担机制,努力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二是建立金融服务实体新机制。落实续贷过桥资金2.25亿元,并加快运作,努力提高资金周转次数和周转率,扶持更多企业发展。三是落实企业上市奖励政策。安排2000万元支持企业首发上市、中小企业“新三板”挂牌。四是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和公共服务供给机制。通过PPP模式、特许经营、股权合作、财政补助、民办公助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公共服务领域。
强化财政改革意识,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一是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强化全口径预算管理,健全政府预算体系。积极推进预决算公开,建设“阳光”财政。按规定收回的结转结余资金,积极盘活财政存量。探索编制三年中期财政规划,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二是扎实推进营改增改革。全面贯彻中央和省部署要求,学习政策,完善措施,落实责任,强化宣传,积极做好营改增试点改革各项准备工作,确保5月1日起营改增试点工作全面推进。三是深化政府债务管理改革。按照“疏堵结合,开明渠、堵暗道”要求,规范政府债务管理,逐步将政府债务分类纳入预算管理。编制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全面反映政府收支和资产负债情况。
强化依法理财意识,推进财政收入预期管理。一是健全收入预期管理制度。完善财税库银联席会议制度,每月召开财政、国税、地税收入调度会,分析收入情况,研判收入预期,会商相关工作。规范旬报和月报制度,每月精准预测财政收入,保证预测数相对稳定。二是完善收入预期管理工作措施。全面实施综合治税,精准摸排税源信息,坚持依法治税,应征尽征。完善非税收入征缴制度和监督体系,规范非税收入征管。三是压实收入预期管理工作责任。明确相关部门收入征管分析工作职责,将各县区、各部门收入预测、征管、入库等工作纳入本系统绩效考评。建立约谈和通报制度,对收入异常增长、违法违规组织收入、收入预期与实际差距较大的县区和部门,开展约谈、通报,强化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