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深入开展实地调研服务 助力PPP项目
来源:中国财经时报网 发布时间:2016-06-03 11:07:31

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是转变政府职能、激发市场活力、打造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举措,也是专员办工作转型后对地方财政运行进行监管的新任务、新内容。近期,厦门市第一个PPP项目已经完成社会资本采购工作,进入项目公司设立阶段,厦门专员办积极履行事中监管职责,助力厦门首个ppp项目有序推进。

一是主动联系,及时跟踪项目进展。厦门专员办基于转型的要求,在对地方财政运行的日常监管中,主动学习PPP相关业务规范和要求,对厦门PPP项目的推进情况进行关注。从项目的论证阶段,主动与厦门财政局预算、基建等主管处室联系,了解项目的操作程序,及时跟进,掌握相关信息。在项目识别、项目准备和项目采购等环节,重点关注财政部要求的“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初步评判项目识别、项目准备、项目采购各环节的合规性。还结合对地方财政预算的日常监管,了解PPP项目未来由财政承担的可行性缺口补助的预算处理方案,做好后续监管准备。

二是实地走访,深入开展调研分析。5月12日,厦门首个PPP项目—厦门翔安新机场片区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正式签约,为深入了解该项目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明确后续监管的重点,厦门专员办业务人员由分管办领导带队,深入项目实地走访调研。我们带着问题,听取了项目单位对项目总体情况的介绍,就需要核实的一些问题如项目采购的具体流程、物有所值的具体评价方法、财政支出责任的预测方法、财政可行性缺口补贴金额的计算方法等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详细询问,并查阅了相关的法律文书等基础资料,搜集了后续日常监管需要的相关资料。

三是充分交流,明确监管工作重点。通过事前介入、实地调研,我办和PPP项目单位建立了良好的互动机制,也向项目单位通报了我办后续日常监管的重点。根据国办发【2015】42号、财金【2014】133号等文件精神和对地方财政运行的日常监管经验,我办拟从“规范预算”、“控制风险”、“跟踪运行”三个方面持续关注厦门PPP项目的运营。即:首先,分析落地运行的PPP项目可能涉及的财政支出责任,跟踪了解相应财政支出责任的预算安排程序,指导督促地方财政部门科学编制相关预算,确保预算执行的准确性;其次,虽然PPP项目初始阶段,都在咨询公司的指导下提交了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专员办仍有必要根据日常监管中获取的地方财力数据,独立分析判断ppp项目的财政承受能力,代表财政部履行监管职责,确保PPP项目不会变相带来地方政府债务的增加,而真正成为化解地方政府债务、提升公共产品服务效率的良方;再次,专员办要随着地方PPP模式的推广,建立PPP监管台账,根据项目的不同阶段分类、分重点跟踪其运行情况,及时发现苗头性、趋势性问题,保障项目稳健推进。

四是热情服务,主动提供政策支持。在探索对PPP项目有效监管方式的过程中,厦门专员办高度重视作风建设,热情服务、主动送政策上门。一方面,我们提前梳理可能涉及PPP项目的公共服务事业的税收优惠政策、财政部以奖代补等政策规定,在与项目方联系的过程中,主动进行政策宣讲。另一方面,帮助企业在项目初期即按照财税优惠政策要求规范项目实施、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努力达到政策要求的条件。另外,对涉及专员办审核审批的政策,及时明确人员和流程,既加强风险控制,又确保服务效率和质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