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年前,13位来自不同城市、操着不同口音的人聚集到黄浦江畔的一幢石库门内,围着一张长方形餐桌召开了秘密会议。那一年,闷热的夏天,他们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了。
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主办的“日出东方——上海市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主题展”于今天起在上海展览中心东一馆开幕。本次展览披露了哪些鲜为人知的史料,看点何在?记者昨天来到展览现场提前探访。
吸取党史研究新成果
展览现场以“时间轴”的方式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创建的必然性,以及在党的领导下上海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阶段的发展和成就。穿越“时间长廊”,跟随珍贵的图片和影像资料,党的历史画卷舒展开来,与现实交织。
说起共产党的诞生,党史展览曾很少提及“租界”相关内容。记者发现,这次展览用一定篇幅描述了共产党诞生前上海租界等情况。在“工商中心”等展区,现场还原成“十里洋场”工商繁荣发展的场景,并首次公开了近100年前老上海的生活场景等影像资料。
“只有现代的城市,才能产生现代的政党。”市委党史研究室专家、展览大纲撰稿人徐国梁说,关于共产党的诞生,党史上强调了其思想基础和阶段基础,这次展览吸取了新的党史研究成果,展示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资源基础,“上海的工商繁荣、文化教育活动活跃、交通便利等,都为进步知识分子集聚和社会结构变化创造了条件。”
记者获悉,一些珍贵史料在本次展览中首次披露。随着辛亥革命的失败,孙中山带着深深的遗憾离世,临终前他曾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这次展览中,从海外购得的孙中山葬礼的影像视频首次展出。联系历史看影像资料,更印证了资产阶级革命无力改变中国命运,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小故事说党史更可亲
党史展览并非是教科书般的记叙,展览中的不少史料通过小故事叙述和展现,让人记忆深刻。
共产党诞生后,国共合作并非一帆风顺,在中共三大会场里,曾发生过激烈的争论。这次激烈争论,就通过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的笔记展现出来。当时,刚愎自用的张国焘主张:“发展共产党的唯一途径是独立行动,也许我们是错误的,但我们宁可保持‘左’。”所幸的是,中共三大通过的是一个正确的决议。阅读这些翻译后的笔记,久远的历史,仿佛就在眼前。
“中共一大的决议文件并没有中文版原始资料,许多都是从俄文和英文版翻译过来的。”徐国梁告诉记者,解放后对中共一大文件的寻找,颇费周折,这一过程以小故事的形式在展览中用文字和图片形式呈现。1956年,当时的苏共中央向中国移交了一批档案,其中就有俄文版的中共一大文件。1979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中国历史的教授韦廷慕在其论文中,提到了《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一书,该书作者是中共一大代表陈公博,这是他在美国学习期间用英语所写,书中所附的中共一大通过的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与前面提到的俄文版内容完全一致。如今这两个文本的文件,成为弥足珍贵的文献。
研究党史的专家学者,都很熟悉陈独秀的一首七绝诗,这首叙述命运的诗,出现在党史展览中,耐人寻味。中共一大中当选的中央局书记陈独秀在南京监狱曾写了一首诗,反映他复杂的人生轨迹:“自来亡国多妖孽,一世兴衰过眼明。幸有艰难能炼骨,依然白发老书生。”这首诗的一旁,正好展示着参加中共一大的十几名代表资料。这些代表在中共一大相会,而后却走上了不同道路,有的为革命奋斗甚至牺牲,有的却叛变脱党,不同的命运诠释了何为“大浪淘沙,沉者为金”。
记者发现,只要有党史中的小故事,提前观展的观众都在此停留,细细阅读。不少观众表示,“通过讲史实来阐述真理,讲故事来表达史实,讲细节来展示精神,这样的展览以小见大,见微知著。”
这里有党史也有城事
展区的一角,一处家居的温馨场景吸引了人们的目光。这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上海普通市民的家庭场景,三五牌台钟、老式电视机、印着“囍”字的搪瓷杯……这里承载了一个时代人们的幸福生活,也承载了人们的美好记忆。
这次展览,不光讲党史,也讲城事。中国共产党带领群众浴血奋战,创建新中国,创造新生活。党的革命史和建设史,与人民的情感相连,每个人在这里能感受到国家的强大和社会的变迁。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推陈出新,运用了多种新颖的表达形式,颇接“地气”。当年,上海第一个工人新村——曹杨新村的生活片段和故事,就运用了剧场式的多媒体演绎方式。一面围墙排列着上世纪50年代曹杨新村人们生活场景的照片,帷幕上播放着当年第一批入住者的访谈视频《幸福在哪里》;帷幕后,用实景表演的模式还原了当年的生活景象,将人们的思绪带回到那个年代。
据主办方介绍,主题展展区面积2500平方米,分为七个版块,展出上海各个发展时期的实物、图片、视频等500余件,着重反映了上海是中国工人阶级发祥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中国革命的圣地、中国经济建设许多重大发明创造的发生地、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等。展览将持续到7月10日,开放时间为每日9时至16时,预约电话6247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