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国老龄办主任会议上今天在北京召开。
本世纪上半叶,我国人口老龄化持续、快速、深度发展,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2.55亿,占总人口的17.8%;到2053年老年人口规模达到峰值4.87亿,占比达到34.9%,将成为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如此之多,老龄化速度如此之快、程度如此之深,将对劳动就业、消费结构、产业发展、社会保障、社会治理等产生全方位影响。采取得力有效举措,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老龄事业直接关系到全体老年人同步进入全面小康,关系到全体人民的幸福安康,关系到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十三五’时期要抓好部署落实。”李克强总理要求“围绕科学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结合‘十三五’规划编制实施,抓紧研究提出科学政策建议,并注重可操作性”。今后10年,虽然我国人口老龄化总体呈现出速度快、规模大、比重高、不均衡等明显特征,但具体分析,“十三五”时期老龄化增速短期有所放缓,劳动年龄人口仍然较为充足、社会抚养负担相对较轻。同时,我国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经济实力、科技水平又上了一个大台阶,这都为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提供了难得的黄金机遇,即通常所说的“窗口期”。
民政部部长、全国老龄委副主任、全国老龄办主任李立国表示,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给我国老龄事业发展增添了新任务。“十三五”期间,我国老年人口规模继续扩大,社会抚养负担持续加重,老年抚养比将从目前的23.8%提升到“十三五”末的28%,养老金支付、医疗保险基金支出、养老服务的供给等方面的压力将会持续攀升,为此需要付出的人力、物力、财力将会大幅增加。同时,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新常态和社会转型相交织,与家庭少子化、小型化、空巢化相叠加,进一步巩固家庭养老基础地位的任务更重。
李立国特别强度,要着力补齐短板。谋划“十三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在聚焦矛盾、攻坚克难、优化结构、创新发展上下功夫、用气力,力争在全面提高老龄事业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上取得突破性进展。要着力补齐农村老龄事业发展短板。在城乡协调发展方面,农村是一个短板,尤其是“老少边穷”地区更是短板中的短板。“十三五”期间,要加大基本公共服务对农村老年人的覆盖范围,加大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和老年人活动设施建设力度,把农村贫困老年人脱贫纳入国家脱贫攻坚工程,切实保障好贫困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加大对“老少边穷”地区老龄事业发展的政策倾斜和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强城乡、区域协作,发挥东部老龄事业发展的示范效应,建立东部支援中西部的老龄事业发展机制,形成东中西良性互动发展格局。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援“老少边穷”地区老龄事业发展。要着力补齐老年人精神关爱的短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孝亲敬老家风,发挥家庭成员在老年人情感关爱、精神慰藉中的基础作用。大力营造敬老养老助老社会风尚,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老年文化、教育、体育活动,不断丰富广大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积极发展专业老年社会工作,建立老年人精神关爱、心理疏导、危机干预的服务网络,重点开展针对独居、留守、失独、失能等特殊老年人群的专业服务和志愿服务。要着力补齐居家养老支持政策的短板。优化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建立完善居家养老的支持政策,大力完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加快建立健全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和服务平台,积极开展“互联网+养老服务”行动。大力推动社区服务向家庭延伸,发挥社区养老服务对居家养老的支持功能。要着力补齐社会力量参与的短板。贯彻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老龄工作方针,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在老龄事业和产业中的决定性作用,破除制约老龄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瓶颈,切实解决社会力量参与政策层级低、力度小、难落地的突出矛盾,积极探索财政资金和社会资本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形成各方面推动老龄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