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经济再平衡已经不是中国一个国家的事情,鉴于中国经济过去三十年的高速发展,中国的经济结构变化已经足以影响整个世界,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中国经济的再平衡,虽然会拉低商品价格冲击很多发展中经济体,然而从另一方面说,这些发展中经济体也可以从中国产业升级中找到留下的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会。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专家David Dollar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对其他发展中经济体来说,中国成功的经济再平衡是好事也是坏事。与“常规商业来往”相比,再平衡很可能在短期时间内导致中国经济增速的下滑,因为浪费资源的投资将受到控制。但随着时间过去,这也可能导致中国经济增长稳步加速,因为其将消除旧增长模式回报率的下滑。最重要的是,在再平衡中,中国经济增长的结构将会改变——投资减少,生产效率增速加快,以及更多的消费。
对其他发展中经济体而言,中国的再平衡意味着,其能源和原材料进口需求的下滑。作为过去十年金属价格走高的驱动因素,每次中国投资的加速都会在短时间内推高金属价格;当期这些金属价格已经比十年前高了2倍(如下图所示)。中国对投资的控制已经导致大宗商品价格走软。IMF的《世界经济前景》报告假设中国经济的再平衡将会缓慢推进,并相对应地预期能源和金属价格以每年3-4%的速度缓慢下滑。
(蓝线代表中国总固定资本形成增速,红线代表世界大宗商品金属价格指数)
虽然预测金属价格走势是很困难的,但在中国经济持续再平衡的情况下,金属价格的确很可能会下滑。美元利率正在上升(受惠于美国经济的复苏和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正常化),同时中国增速的下滑导致大宗商品价格走软,将会给依赖大宗商品出口的发展中经济体带来麻烦。在最近几年,中国的真实薪酬一直以接近每年15%的速度上涨,远快于亚洲其他地方,这些地方个位数的低增长已经成为常态(如下图所示)。加上人民币(6.2046,0.001,0.02%)真实汇率的升值,中国已经成为亚洲发展中经济体中高薪酬成本的生产国。
这意味着,中国正在丧失其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比如说制衣制鞋和电子产品拼装。薪酬水平更低的发展中经济体现在可以加入竞争,从中国手上夺取市场份额,要么是直接出口到欧美这些最终市场,要么出口到中国成为供应链的一部分。鉴于中国仍然存在巨额的贸易盈余,并在向价值链的上端移动,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的市场份额损失其实也是健康的发展,仿照了韩国和台湾早期的经济转型。这种转型已经在发生,也应该成为邻近发展中国家改善投资环境,维持令投资者信服宏观经济政策的强大动力,这样才能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在服务领域上,亚洲发展中经济体应该大幅增加对中国的旅游服务。去年,1亿中国人出国旅游了,其中大部分在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