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天地人科技有限公司监控中心。
义乌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上,温州百豪机械有限公司展示新一代电机高速电脑印刷流程。
多重制约
星星之火难燎原
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无论是高新企业还是新产品,其数量和质量,温州仍远远落后于杭州、宁波。我们所看到的一些成长性较好的企业,也只是局部优势甚至是个体优势,尚未形成区域性的规模优势,犹如星星之火,未成燎原之势。
制约温州高新企业成长的瓶颈在哪里?我们将这个问题抛给了温州市发改委主任方勇军。他认为,不能离开历史发展背景来看问题。温州经济先天不足,当年浙南是前线,重大项目的工业布局都在浙北、浙东,温州为数不多的一些国有企业也是以做生活资料为主,而不是生产资料。温州的手工艺产品因为没有产业基础,缺少技术优势和设备支撑,接近于农耕生产。因为家底薄,造成温州没有一家产值超千亿的企业,温州最大的企业正泰集团,去年的营业额也只有300个亿。缺少行业领军企业,犹如打仗缺少了指挥官,难以形成集群优势。
我们继续提问,除了历史原因,眼下阻碍温州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他认为是有的干部担当不够,工作速度和效率不够,不敢扑进去玩命干,不敢突破现有的政策,不敢放手去做很多协调工作。他说有的事情杭州行、绍兴行,到了温州就不行。他的这个观点在我们去龙湾一家激光企业采访时得到了印证。这家名为温州泛波激光有限公司的企业,总工程师是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总经理是省千人计划专家、温州市特聘专家,他们研发的激光产品已进入应用阶段,中试期缺200万元资金,因为没有抵押物,龙湾的银行不肯贷,因为政策上的限制,有关部门不敢提供扶持资金,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区区200万元难倒了一家本可以快速成长的高新企业。
在企业采访中,好几位企业家提到产品仿冒问题。由于温州人模仿能力特强,一个新产品刚刚研制出来,刚刚投放市场甚至还没出厂,就已经被人仿冒了。按照南存辉的说法是前面创新,后面收割。这极大地挫伤了企业家创新的积极性。
在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支撑上也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瑞安华威机械有限公司在上海松江以每亩50万元征了50亩地,建了新厂。董事长解释说,想扩大再生产,当时瑞安拿不到地,即便能拿到也得七八百万,于是跑到松江投资办厂,除了地价便宜,还有大上海的人才优势和品牌效应。前面提到的巨一集团因为找不到技工,自己出钱与当地教育部门合办技工培训学校。
此外,企业家们反映比较多的是政府在公共产品的供给上,包括硬环境的打造和软环境的建设不够给力。
作为市场的主角,企业主的思维也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我们在与数十名企业董事长或总经理面对面的交谈中,发现急功近利的心态依然存在,今天投资,恨不得明天就有回报。企业主在对人才的激励上显然也不够大气,我们走访的几十家企业的技术人才几乎都没有股权激励,即便有也是很小的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