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蒋君芳
没有琳琅满目的商品,“卖”的都是无形的服务——这个“超市”跟传统超市不一样。9月23日,记者在成都崇州市桤泉镇农业服务超市看到,靠大门一侧的货架上明码标价:机械化插秧60元/亩,久保田水稻收割75元/亩,人工筑田坎3元/米。
不仅是农业服务“超市化”,成都农民体验的其他农业服务也很新鲜,比如果农自家园地上种的果树,负责日常管理维护的却不是果农自己,但到果子成熟时,平时“撒手不管”的果农照样能拿到钱……
这一切,源于成都市近年来从顶层设计引领和基层创新实践层面,推动农村改革不断深化。
水稻生产有需求走一趟“超市”就搞定
在桤泉镇农业服务超市里,“售货员”龚霞告诉记者,两年前,成都蜀农昊农业有限公司在桤泉镇开设了这家农业服务超市,主要服务于桤泉镇、隆兴镇、集贤乡3个乡镇的22个土地股份合作社,“最开始给合作社提供农资配送服务,现在已提供劳动力、农机、农资、烘储等多种服务。”
近年来,崇州市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民以土地入股,合作社聘请农业职业经理人负责管理,年底时入股农民可获得保底和分红两项收益。为帮助农业职业经理人更高效地管理土地,该市引进社会资本建立农业服务超市,为合作社提供农业生产服务。目前,这样的服务超市已开了10家,数量还在进一步增加中。
农业职业经理人王志全是桤泉镇农业服务超市的老客户,记者在超市的粮食烘储点见到了他。“这段时间雨水多,收下来的粮食没地方晒,现在卖出去价格又不高,我想先让超市烘干了代为储存起来,等到价格合适了再卖出去。”
园地托管给公司村民放手坐等收益
青白江区福洪乡字库村十组村民刘永友住在离乡政府不远的农民集中居住点,干净整洁的环境让刘永友住起来很舒心。
但最初住进新家时,刘永友心里一直不安,“家里种了八九亩果树,去一趟费时,年轻人又不在家,果树管理起来力不从心。”这一问题,福洪乡政府也注意到了。为化解刘永友们的后顾之忧,2012年,乡政府决定引进专业的果树种植公司来帮忙——这一思路成为目前福洪乡正在推行的“托管模式”。
福洪乡引进的“四川福梦源”公司,现在已托管3000多亩园地。刘永友选择了“全托管模式”。按照协议,前两年树苗处于成长期,刘永友拿不到任何收入;到第3年,可拿到每亩2000元的保底收入;到第4年果树进入盛产期,除保底收益外,还可与托管公司以3:7的比例分配水果销售收入。经测算,盛产期后农民每亩园地每年能拿到至少3000元的收益,收益两倍于托管前。
为了填补头两年的“空白期”,托管公司允许农民在果树下适量种植一些蔬菜增加收入,“两年后果树长大就不可以了,因为会影响果树的管理和维护。”公司经理钟家富说,这样的模式对公司也有益处,头两年不需支付给农民任何费用,跟流转土地种植果树对比,初期资金压力小了很多。
农民还可选择“半托管模式”,将管理技术等全部交给托管公司完成,托管公司只收取一定的托管服务费,产品销售由农户自己决定。钟家富对自己的托管服务很有信心,“到果苗长大,农民自己管理起码需5年,交给我们只需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