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经 > 正文

华策影视赵依芳:选百度小米是因阿里太超前
2014-12-18 01:26:45   来源:新浪财经微博   评论:0 点击:

华策影视总经理赵依芳华策影视总经理赵依芳

  影视文娱产业是近期热门,她不止是首富马云[微博]们的心头好,也是腾讯百度等互联网巨头争相追逐的对象。

  在全民娱乐的今天,有“电视剧第一股”之称的华策影视作为内容提供者,终于看到从强势的传统媒体中全面融合、捆绑分成的曙光,也在抓紧时机将自己与新媒体渠道牢牢锁定。最近,新浪财经和华策影视总经理赵依芳和董秘金骞进行了次长谈,聊华策影视未来发展三大关键词:渠道、规模以及国际化。

  互联网战略 抢占渠道先机

  孙洁琳:华策刚完成的定向增发中,百度、小米的身影浮现其中,外界对华策与百度、小米的合作也非常期待。比如百度的大数据、新媒体渠道,以及百度文学、百度游戏优质内容的影视改编权。对此公司有何计划?

  赵依芳:百度是一个大平台,包括搜索、视频、音乐、文学、贴吧、游戏……这个平台呈现是内容+服务,对我们来说是很有价值的。我们以后将提供有服务价值的内容,娱乐价值,服务价值、生活价值。将来这些娱乐、购物分不开的。你看电视时就是买东西,买东西还在看明星,这些对我们很有意义,颠覆了传统产业。

  现在内容是碎片化的、互动化的。内容和渠道如果不融合、或者如果不找好的方法就会吃亏。而小米团队的建立、发展运营对我们启发很大,我们要学习。他们海外这块速度蛮快的。我们也会重视内容多个方面深化合作和运营。

  金骞:目前电视剧的形式很难形成交集和沉淀,但是通过内容和渠道紧密结合,就会解决品牌剧和系列剧的问题。只有渠道把内容作为自己的LOGO和属性,才能够深度融合。

  选择百度、小米,第一是看中他们的“端”,PC端与百度合作,手机端与小米合作。我们在这个时间点需要跟新媒体融合。此外我们在电商和栏目广告招商方面也有欠缺,与小米合作以后海报、手机壳等衍生品也可以有一个好的渠道。

  孙洁琳:与爱奇艺[微博]合资成立影视公司,是与渠道融合的一次很好的尝试吗?

  金骞:与爱奇艺合作,首先就多了一个渠道,此外华策爱奇艺影视公司的杜昉团队明年将有8档综艺和网剧,其中4档在传统媒体中,另外还有4档在合资公司,其中两档是综艺和网剧。

  孙洁琳:华策大数据方面有怎样的规划?如何利用百度搜索的大数据针对互联网用户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

  金骞:与爱奇艺的合作,他们的数据可以应用服务于我们和克顿。事实上,克顿的系统让百度都非常震惊。我们在传统媒体上已经积累了十年,可以从五个维度评判制造要素应该怎样构成,演员到底应该构成。让一个专门做数据的互联网公司佩服这套东西还是很难得的。

  孙洁琳:现在很多网络巨头都有进军影视的野心,为什么没有和同样在杭州的阿里巴巴[微博]合作?

  金骞:我们也和阿里谈过,但是在我们眼里他们更激进,他们希望我们所有内容都不要卖了,只放在他们的渠道上。我的理解阿里是高举高打的方式,很多东西超前,希望一步到位,这个我们没有办法接受。

  孙洁琳:未来你们会自己做渠道、做终端、做硬件码?

  金骞:我们担忧的是渠道变得强势,把内容给吃了。因为内容是需要一个出口,当下国内情况两三年以内还是湖南台这样的台是老大。今后肯定是渠道和内容融合趋势,所以趁这个时间点还有机会谈判,我们抢占有利,采取某个细分的领域共同运营的方式。

  我们会有自己的内容APP,但电视不会做。至于硬件是不是一个方向,我们也看到了,那几个“屏”的潜力。但当下还不会做,因为这对我们来说要求太高了。

  互联网思维:粉丝经济玩起

  孙洁琳:为什么选择小米、百度作为战略投资者,您怎么看待现在的影视产业互联网化和互联网思维?

  赵依芳:我们对小米就说希望你们来投资我们,不是钱的问题。我对雷军[微博]说,我是你的粉丝,我们要向小米学习,希望你们让我们这个产业更互联网化。

  小米是我理解的真正的传统企业互联网化最成功的故事和团队。雷军从做软件其实应该是传统的企业家,而且年龄也不小了,但小米真正是互联网公司。一些互联网平台只是平台,而他真是用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方法去经营了一个传统产业。对我们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孙洁琳:小米身上有什么值得华策学的?

  赵依芳:未来什么都是互联互通的时代,如果一家企业不能进入那种理念和状态,马上就死了。不管是产品定位、 粉丝经济、给用户超预期都是互联网的思维。我们在学习的是平台化经营,互联网的饥饿营销,B2C的经营方式,以及粉丝经济的做法。

  金骞:我们准备打造自己的粉丝体系,还将与小米粉丝互动,让粉丝经济做得更扎实。初步的方案可能是每年两次双方的粉丝互动,我们的华策“花粉会”也运营了一段时间,已经在几个月时间内沉淀了3万忠实粉丝,一次社群活动就有30万次的阅读量。

  孙洁琳:那么对于传统媒体的渠道,华策在未来有什么规划和创新?

  金骞:传媒集团转型最大的问题是,如何与渠道整合。我们的机会在于我们的量、规模到了一定程度,可以帮助一些传媒改变目前状况,形成华策的时间,在电视台上固定的播出时间。

  目前克顿已经和黑龙江台签了3个月的时间,华策如果明年也与3、4个台签类似的合同,对我品牌、内容的品牌化和系列化就有很大的好处,我的方式也一定会转变成不是买卖,传统媒体也会转变为招商,如果你每年只有一部、两部就不可能这样,要么是你特别有独立内容,要么就是有规模了。

  中韩合拍开启海外战略

  孙洁琳:收购韩国NEW公司15%股权,并且借势《中韩电影合拍协议》利好政策,开展影视娱乐传媒事业。在此次合作中,华策能够如何受益?

  赵依芳:投资韩国还是围绕内容为核心的传媒发展。全媒体化、全产业链化的发展,全球化战略的发展。

  韩国产业发展的专业化、产业化比我们走在前面,但是他们市场小、文化资源上有互补性。这样的合作是共赢的。未来合作形式是共同研发好的题材,中国故事为主。他们的创作手段更成熟,这过程之中需要磨合。

  孙洁琳:怎样看待中韩合拍之中的磨合问题和困难

  赵依芳:我们是非常信任的关系。中韩合作具有很多优势,文化相近、渊源相通、地域相连、观众趋同,产业模式也比较接近,有一种亚洲模式。不过毕竟也是两种文化、两个政府和两个市场,为了共同的发展,去融合,做一些求同存异。   

  中韩合作还是共性更多,确实要推进过程中一定要发现对方的优势,互相认可。我们明年就要出中韩合拍电影,电视剧已经投资了韩方一部,在国际市场上韩方的机会更多一点。

  孙洁琳:此类合作模式如何在海外其他国家推广,有无心仪的海外公司?

  赵依芳:我们也跟民间组织电视制作业协会的领导沟通交流、与很多影视公司互访,上半年华策去深入学习、交流,希望有个亚洲影视合作的概念,一年准备做出几部,走出两国资源整合的的好作品,形成一个走出亚洲的板块,在国际上传播。

  孙洁琳:在海外上还有怎样的规划?

  赵依芳:我们目前与小米也有海外上内容的合作,随着小米盒子走,采取运营点播的形式。首先在香港推、之后是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在国内视频消费习惯不支持点播和包月,但是海外习惯付费,而只有付费才能与渠道深度绑定。

  规模是王道  转型成为综合传媒集团

  孙洁琳:目前华测还是内容上有绝对的优势,在精品化战略上有何规划?

  赵依芳:首先是华策所有内容都有基本的水准。大部分都在一星卫视黄金时代播出,互联网点播率靠前,一些主旋律的作品也经常获国家大奖,也有海外获奖,海外行销量领先。精品化方面首先我们追求产量和规模时,首先需要的是普遍意义上的精品化,不可能所有资源和力量集中去打造一两部精品,这是我们目前阶段的关注点。未来我们的定位是做全世界最流行的影视内容,这是一个终极的目标。向着这个方向走以后每年一定会有有些爆品出来,因为我们整体上水准,但是哪几部出来有点像中彩票一样,还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金骞:现在还是规模取胜,比如15档综艺节目成了2档,就成功了。湖南台14档综艺节目中就一个爸爸去哪儿火了,就够了。

  我们选择电视剧的原因是风险容易掌控,第二是先走规模而没先系列化路子,也是公司发展需要。如果三年做两部,企业又要发展,资本市场上也交代不过去。

  孙洁琳:华策现在希望摆脱电视剧第一股的身份,向电影、综艺全面发展。进展如何?

  金骞:我们电视剧已经蛮大了,在其他方面会增加。还有其他的东西,综艺包括新媒体要做8-10档,现在有6档在明年上半年出。

  对我们做内容的,未来方向是内容是电视剧,综艺这类b2b的内容要研究与渠道紧密绑定。而电影更像是b2C的,是另外一个逻辑。因此电影对我们有难度,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计划将近一年半,但做的还是很谨慎。

  孙洁琳:有人说华策就是靠着以往的电视台资源,在当前情况下转型比较困难。

  赵依芳:这种说法错了,我们做民营企业根本是一张营业执照开始的,什么资源都没有。那个时间点出来做,不要说是二等公民、三等公民,别人叫牛皮纸公司,连皮包公司都不愿意认定你。但是你只有先界定自己认清自己,才能让别人一点点认可。

  比如此次的中国影视艺术创新峰会,就是华策花钱、华策的团队去邀请电视台领导、影视公司和行业专家,这样一个会,并不是华策自己去谈生意,而是让全行业的这几百号人去与电视台、新媒体对接谈生意。政府和其他行业公司一看,你还真不是为自己,就给你做了,而不是你拥有了资源所以做成了这么多事,而是你的团队拥有了为行业做贡献的心,才会有那么多资源。

  孙洁琳:对于互联网公司并购影视娱乐的热潮您怎么看,腾讯2011收购华谊4.6%耗资4.5亿,而如今鼎鹿中原需要10亿才能获得华策5%的股权,您认为影视娱乐领域是否有泡沫,未来成长空间怎样?

  金骞:从产业角度来看,行业的发展远没达到国际上的先进水平,提升和发展空间巨大。但就资本来看影视娱乐确实存在泡沫,这与大环境有关。这轮过后会好很多。

  今后一定会出现10-20家大传媒公司,会有一些强势的传统媒体,也不排除有内容公司也在里面,我们华策是有希望有潜质的,从这个角度来说不是泡沫,就看是谁预先做出了准确的判断。单就这个市场而言,每年电视剧制作出17000集,播7000集,这肯定是有泡沫的。

相关热词搜索:赵依芳

上一篇:今年我国棉花产量616.1万吨 同比减产2.2%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收藏

右侧版权信息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财经时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财经时报网,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财经时报网“。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财经时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供稿服务

 

违法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cncaijing@163.com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中国财经时报网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cncaiji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