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此轮调整发生“断崖式”下跌的可能性较小
房地产市场景气的逆转,尤其是房地产价格的过快和大幅下行,往往容易触发恐慌情绪,加剧经济金融市场动荡,甚至引发危机。对比日本、美国和东南亚各国房地产泡沫崩溃的经验教训,我们认为,我国发生“断崖式”下跌的可能性较小。
第一,部分地区房价上涨过快,但并不存在明显的、全局性泡沫。1998年以来,受益于住房市场化改革的启动、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居民住房需求快速释放。同时,受居民实际储蓄利率倒挂、低持有环节税赋水平、整体流动性相对充裕等因素影响,投资投机需求也不断膨胀。二者的共同作用推动了房地产价格的快速上涨,2003年至2013年这十年间,房地产价格上涨了约3倍,年均增长约8.4%。在此背景下,居民住房困难问题愈加突出。初步估算,2013年我国居民的房价收入比为8.13,相比1999年增加了2.01。尤其是部分地区房价上涨过快,且缺乏经济基本面、人口基础等支撑因素。通过测算35个城市的房价收入比发现,2012年,温州等三线城市的房价收入比甚至高于北京、深圳等一线城市。当前,随着经济增速的下行,这些地区面临调整的压力较大。
第二,我国依然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期。2013年,我国城市化率为53.3%?熏根据城市地理学家诺桑姆关于城市化增长“S曲线”理论,未来我国城市化依然处于快速发展期。按照目前年均1.1%的增长速度,人均住房建设面积32.9平方米,每年带来潜在新增住房需求近5.4亿平方米,占年均销售面积的一半多。如果考虑居民收入增长带来的改善性需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来的物业形态更替,则房地产的需求可能会更大。
第三,居民负债率水平较低为市场的调整留下回旋余地。与美国2008年发生金融危机的情况相比,我国无论是居民负债水平,还是房地产市场和资本市场联系,都不可同日而语,这为房地产市场的调整留下较大的回旋余地。2013年,我国居民信贷余额占GDP的比重约为28%,远远低于2008年美国居民94%的负债水平。尤其是美国住房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联系过于紧密,住房市场极易受到宏观经济变动、资本市场价格波动等外部冲击的影响。
第四,我国资本账户还处于相对管制状态,这减少了汇率变化、热钱冲击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从全球金融危机史来看,由于房地产投资属性较强,其往往容易受到全球资本流动、热钱变化及汇率波动的影响。这一点在东南亚房地产金融危机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从我国的情况看,近年来,我国资本项目开放进程不断提速,但仍有部分项目不可兑换,外商投资房地产项目依然受到一定的限制,这降低了汇率变化、热钱冲击对国内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总的来说,考虑到上述的基础和条件,当前我国的房地产市场调整可能以“小幅渐进、区域分化、有涨有跌”的方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