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改模式启动多元发展路径
楼市变化多端,多层次的住房供应体系要求市场发挥作用,更要求政府在必要时进行调控。
当前,“双向调控”是楼市政策的主基调。其实,“双向调控”可以理解为房地产市场出现分化,明显供大于求的城市千方百计消化库存,而供应紧张的城市给刚需以适当的优惠;也可以理解成政府在因过度投机导致的房价过快上涨的城市采取的调控措施,在调控房价的同时,政府还提供了保障性住房为市场“托底”。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了上半年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进展情况。据了解,全年计划新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700万套,其中,棚户区改造470万套,占比超过一半。截至6月底,今年已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530万套,基本建成280万套,分别达到年度目标任务的76%和58%。
从数字可以看出,保障性安居工程进展顺利,棚改是其中的重头戏。为此,国家出台政策,鼓励加大棚改力度。6月26日,银监会宣布,批复同意国家开发银行筹建住宅金融事业部,为全国棚改提速提供成本适当、长期稳定的建设资金。
“我国房地产市场正处于增长换挡期、结构调整期、政策完善期。要在稳增长与惠民生中求得平衡,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是重要选择。”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朱中一说。
房地产市场整体出现下行趋势之时,加大棚改的力度能够对冲房地产对经济下行的影响。数据显示,以最早开展棚户区改造的辽宁省为例,2005年以来,辽宁省棚户区改造累计投入建设资金700多亿元,可拉动投资2500亿元以上,辽宁省棚户区改造创造带动约12万人次实现就业和再就业。
总之,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可较大程度改变房地产市场的供应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