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次贷危机于2006年初露端倪,2008年全面蔓延美国经济,给全球资本市场带来巨大影响。本文从危机爆发的隐患因素入手,逐步探讨危机传染途径。对当下中国而言,以史为鉴,防范于未然。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从次级抵押贷款违约、拖欠开始蔓延到金融市场,最终波及实体经济,在全球范围内造成负面影响。次贷危机揭示了金融体系强大的“危机传染性”,表面看次级贷款违约是“导火索”,本质却是三大不良因素提供了“火药”,一旦次贷违约,危机爆发并迅速传染。这三大因素分别是:货币市场利率大幅提升、房地产泡沫以及次贷类证券的大量发行。
市场利率大幅提升
2000年后,为了刺激经济发展,美联储大幅度降息,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从2000年初的5.5%一路降到2003年6月的1%。扩张性货币政策使得货币市场利率(联邦基金利率)下降,也促进了经济高速发展,2004年美国GDP增长率达到6.7%,为2000年以来的新高。
低利率也使得贷款与融资成本下降,房地产市场获得了快速发展的土壤。随着联邦基准利率的下降,标普房价指数一路上升,2004年涨幅已达66%。但是2004年6月起,迫于通胀抬头的压力,美联储开始连续加息,2006年6月基准利率攀升到5.25%,并一直保持到2007年8月。大幅降息后又大幅升息,如此大动作的货币政策转变未能让市场有所缓冲,成为次贷危机的第一个隐患。
房地产泡沫膨胀
20世纪90年代,美国房地产价格平缓上升,年均增幅在3%左右,与当时的通胀水平基本持平。2000年后,受到低利率的利好,房贷融资成本下降,房地产需求扩大,新屋开工和新房销售大幅度提高,整个行业欣欣向荣。但这究竟是房地产繁荣还是一个逐渐膨胀的泡沫?若是顺应经济周期的繁荣,房产价格不会偏离CPI太多。但以2000年为基期的数据表明,房价增长逐步脱离整体价格水平,房价指数几乎是物价的2倍,即使2004年起连续加息也没能阻止房价。在2006年CPI指数和房价指数间的相对差距达到峰值,次贷危机前急剧膨胀的房地产泡沫成为了次贷危机的第二个隐患。
次贷证券“雪球”越滚越大
在美国,次级贷款的放贷对象一般是信用评级低、收入难以保证的“次级”客户,尽管次级贷款的利率要比一般抵押贷款高2%~3%,但由于客户违约可能性大,次级贷款有很高的风险。因此原本金融机构担心违约而不会随意发放次贷,但是在低利率、高房价的环境下,次贷风险被明显低估:一方面宽松的利率环境使得借款人可以轻松以低成本再融资,以贷养贷,降低违约可能,也提高了房贷需求;另一方面,即使借款人无法最终还款,由于高房价,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回收并出售抵押房屋来避免损失。加上美国政府设立两房、提倡居民购房的意图,金融机构纷纷把目光投向了次贷市场,大量发行次贷以获取巨额的利润。
根据美联储的数据:2000年起,美国的住房抵押贷款利率迅速下降,随之而来的是房贷在外余额(未偿清余额)逐年上升,2007年整体余额在14万亿美元左右;次贷方面,2007年次贷在外余额约1.3万亿美元,占比10%左右。如果仅仅是占比10%的次贷,那么后续也许不会发生如此大的危机。危机的第三个隐患因素就是次贷类证券的大量发行,导致不安定因素增多。
房产泡沫破灭,次贷危机一触即发
房地产市场的连年繁荣使得美国房产供应过量,2005年新建住房销售和开工新建住宅达到峰值。随着利率攀升,房产市场需求回落,供大于求,致使房价增长放缓,到了2007年房价彻底下跌,带动住房销售和新建住宅一起下跌,房地产泡沫开始破灭,次贷市场迅速恶化,风险隐患逐一浮现:利率上行,浮动利息和后期大量还款使得借款人压力陡升;抵押房产净值迅速缩水,高利率环境下,再融资困难重重;次级贷款一旦违约,发行规模远大于次贷的证券化产品立刻受到影响,埋藏在整个金融市场的风险接连显现,2007年次贷市场引起的危机正式开始。
次贷危机的传染途径
次贷危机发生的次序为:利率上升→房价下降→次贷违约→次贷证券化违约→资产缩水→流动性趋紧→信贷收缩→固定投资、个人消费下滑,市场预期悲观→GDP回落、失业率上升,实体经济受波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