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费变相流入地产
为了成全宝能集团的地产梦,前海人寿大把大把的资金流向与地产相关的各个领域。一位接近前海人寿的人士表示,在投资方面如此大方,这源于保费的快速增长。
保监会数据显示,2013年前海人寿实现规模保费143亿元,成立不到两年即跻身百亿俱乐部;今年上半年,前海人寿实现保费收入150.97亿元,市场排名第14位,发展速度远超其他地方系险企。
然而,前海人寿保费快速增长的主力军非纯保障型产品,而是偏理财类的万能险,上半年理财类保险收入高达136.9亿元。
对此,一中小险企负责人分析,前海人寿的发展策略确实激进,因为保费规模做大了,对提升公司的市场份额、进行资金运用都有好处。大量的保费收入正好为宝能集团地产项目带来了颇为丰厚的资金。
资料显示,前海人寿成立于2012年,去年经过两次增资,目前注册资本金为25亿元,其当年年底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72%,而公司成立当年的这一关键指标高达2924.8%。
地产投资风险不容忽视
南开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系教授朱铭来表示,对于保险公司的关联交易问题,保监会虽然没有给出限额,但却规定重大关联交易要上报保监会。但保险资金的特质是首重安全,尤其是当房地产可能处于下行区间的时候,保险资金投资房地产的风险才是最值得关注的。
据了解,此前地产价格不断上扬,险企一方面希望将周期较长的保险资金与地产项目相匹配,另一方面通过公允价值法计量来提高实有资本。前海人寿2013年报显示,体现在其财务报表里的投资性房地产数据,就是采用公允价值法计量的方式。
对于此类操作方式,今年6月5日,保监会下发《关于清理规范保险公司投资性房地产评估增值有关事项的通知》,旨对采用公允价值法对投资性房地产估值的保险公司中,有公司巧借地产评估增值、滥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方式,以达到虚增偿付能力充足率、粉饰报表的现象进行检查。
一位投行人士指出,此前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险企,一旦地产市场下行,将会有一批险企的偿付能力亮红灯。目前,保监会正在修订投资性地产的偿付能力资产认可标准。
北京商报记者 马元月 陈婷婷/文 张彬/制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