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发布微博称,四川德阳交警二大队的警员江虎“好凶”,“口口声声说老子脱了衣服给你打,不要工作了”。德阳市公安局今晚在其官方微博回应称,即日起解除与辅警江虎的劳动合同关系。(7月22日人民网电)
近几年,城管打人、公职人员短信骂人的新闻屡见不鲜,当人们纷纷为被打者、被骂者抱不平,将剑锋直指行政部门人员的时候,他们往往在第一时间低头认错、公开致歉,但不管他们对错与否,结果都一样——丢饭碗,以平息事件。
换个角度看问题,当工作人员道歉认错的时候,他们所在的行政部门是怎样表现的呢?他们先是摆出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嘴脸,立即与工作人员划清界限,接着便不分青红皂白的将犯错人员一辞了之,既给了公众一个交代,又明哲保身,可谓一箭双雕。然而如果类似事件全部“标签化”“辞人了之”,而不深究根源,那么部分工作人员只能成为部门的“替罪羔羊”。
其实,公正客观的说,这些因与公众发生矛盾被辞退的工作人员部分是为自己的冲动买单,而另一部分则是为部门不健全的体制买单。就如前段时间闹得满城风雨的“吃屎事件”,某信访局工作人员不堪被上访者辱骂,用单位短信平台骂上访者“贱人”、“怎么不去吃屎”。诚然,这位信访局工作人员的做法与其公职人员的基本职业操守背道而驰,但是作为一个普通公民,平白无故的被人辱骂任谁都会受不了。试想,若是其他人接听了这位上访者的电话,还是会挨骂。如若该单位及时解决了上访者的问题,这样的纠纷是不是就不会发生了?归根结底,这位信访局工作人员成了单位行政效率地下的“炮灰”。
消除“执法梗阻”的“清道夫”,行政单位是前锋。行政单位在平时要重点培养干部的职业素质和修养,将职业素养纳入考核机制;再次,要提高行政效率,尤其是与群众利益相关的事件要在第一时间处理,杜绝“推”“拖”“等”等懒散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