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正文

能源革命:内外交困的路径选择
2014-08-05 10:23:58   来源:中国财经时报网原创   评论:0 点击:

  我国历次经济发展都伴随能源高速增长,现在要用能源的中低速增长来支持经济转型,不管是哪条路径,都注定是一次痛苦的转型。  ■本报

  而范必则认为,化石能源尤其是优质的油气能源会在较长时间内成为主体能源,我国应确立由煤炭时代走向油气时代的战略目标。

  当然,其他能源形式也有其拥趸。国务院参事徐锭明就对《中国科学报》记者直言:“所谓能源革命,不改变主体地位,怎么能叫革命?”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能源研究所所长韩文科则强调,我国历次经济发展都伴随能源高速增长,现在要用能源的中低速增长来支持经济转型,不管是哪条路径,都注定是一次“痛苦的转型”。

  “前两次世界能源转型,我们都不明所以地过来了,但这次中国被摆在国际舞台中央,我们已经身不由已。”陈卫东说。

  范必:体制是如何阻碍改革的

  能源是计划经济时期管制最为严格的领域。在这一轮体制改革中,能源到底是什么体制?现在来看,在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能源领域很难定性为计划经济或市场经济。

  以电力行业为例,电力企业的股权结构往往是多种所有制,电力企业和电网之间是买卖关系,电力建设要经过招投标,这些都是符合市场经济特征的。但是,电价是国家定的,发电小时数是有关部门分配的,在哪里建、建多少都是由政府审批的,又像计划经济。

  现在看来,能源领域的很多企业都处于双重体制之下。其中一种是影子计划。政府对国有企业进行干预和考核,既没有下指令性计划,也没有下指导性计划指标,但是这种考核又相当于一个计划目标。比如电力企业的产品是按照市场经济进行交易,但是交易的目的却不是股东权益的最大化,而是满足上级确定的考核指标。

  还有一种是垄断计划,比如有些行业改革后转制为企业了,但是运行机制并没有真正改革,是市场经济下的垄断行业,但又没有形成有效的监管,比如电网企业改制了,但是不彻底。

  最近又出现了一种外生计划。在经济指标以外,又增加了对环境、节能、减碳方面的指标要求,这些指标同指令性计划指标一样,都是层层分配下达的,对企业行为进行约束。但计划经济时还要“几上几下”、综合平衡,现在下达外生计划指标时完全不跟企业商量。

  另外还存在差别政策,即对于产业中不同的企业、不同的产品实施不同的管理方式,而不是公平对待的管理方式。这种差别有时体现在所有制上,有时体现在产业方向和先进性上,有时体现在价格上实行双轨制。

  因此,能源体制是多重体制亚型的复合体。这样看来,改革必然很复杂,因为我们连它目前的体制类型也没有完全搞清楚。

  对于这种情况,我建议采用全产业链市场化改革框架推进能源市场化改革。

  以天然气产业链为例,全球天然气市场供大于求,价格迅速下跌,我国天然气价格继续上涨,供不应求。这是为什么?我国天然气产业的发展选择了上下游一体化经营体制,在历史上也曾有过积极作用,但现在却成为了供求矛盾加剧和价格持续上升的主要原因。

  从气源、运输、销售这三个环节来看,全世界大部分国家都是招标获得开采区块,而中国是登记获得,这是一种非常野蛮的制度,只有少数企业拥有进出口权。

  除了气源垄断,运输是垄断的,城市管网也是垄断的。总之,从打出天然气到送到用户家里,经过了无数带计划经济色彩的环节,如果要改革,所有环节都要进行市场化改革。

  因此,解决气荒和石油供求矛盾问题,不是在交易环节解决,而要从区块招标开始,进行勘探开发、管网独立、进出口权、流通体制、城市燃气等全方位改革。(陈思整理)

相关热词搜索:路径 能源

上一篇:基因测序如何自主创新
下一篇:探访侨企正大集团:坚持“利国、利民、利企业”

分享到: 收藏

右侧版权信息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财经时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财经时报网,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财经时报网“。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财经时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供稿服务

 

违法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cncaijing@163.com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中国财经时报网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cncaiji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