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我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配置偏好逐渐理性化、多元化。根据相关统计,2010年我国城镇居民住房总资产为92.3万亿元,家庭金融资产为37万亿元,住房与金融资产的比值为2.49。简单的讲就是平均我国老百姓用于买房子的钱是存在银行的钱的2.5倍。理论上讲,如果金融市场规模大且效率高,会吸引家庭将更多资产投向金融市场,住房资产配比将会降低,特别是当股票市场规模较大时,权益类投资将会更多地直接或间接通过股票配置。实际情况是我国家庭金融资产近三分之二只能通过银行储蓄存款进行配置,收益率偏低。这种家庭资产状况反映在居民资产配置偏好上,一是“投资”房产,以房产的升值预期平衡通胀预期;二是不少家庭购买了多套住房,实际上是透支了未来的住房需求。但是随着近年银行理财、私募基金、保险投资等多种金融产品的发展,金融市场规模日益扩大,非股票类投资渠道的多元化,促进了城镇居民家庭资产配置的多元化。
最后,现在我国商品住宅市场的现状是商品住宅的供给大于商品住宅的需求。2014年3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出台。《规划》要求在2020年前给1亿已定居城镇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其中一条重要保证措施就是保障房覆盖率由2012年的12.5%上升至2020年的23%。这意味着未来7年需满足9000万人,3000万套保障房。2014年政府计划完成480万套保障房,未来几年每年要推出500万套保障房。国家民生工程的保障房规划在很大程度上“对冲”了我国城市对商品住宅的“刚性需求”。这是其一。其二,从城镇人口增长情况看,城镇住房的供给大于人口增长的住房需求。最近十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每年增加约2000万人,但其中1700多万是由于行政区划的变更或农民工进城而增加的人口,这些人口的增加对城镇住房的需求影响甚微。真正对城镇住房市场有影响的是城镇户籍人口的自然增长。这部分人口每年增长约220万,新增加100万套住房需求;另外,城镇住房的更新改造或改善性需求每年约400万套。因此,城镇每年的实际新增住房需求约500万套,而2013年我国城镇住房供给是1300万套,住房供给远大于住房需求。
房地产建设远比房价对中国经济重要。房地产业持续下滑将对房地产相关产业链的钢铁、水泥、建材、工程机械以及建筑、物流等行业带来不利影响,从而拖累经济增长。楼市救还是不救关系房地产的“过热”与“发展”。多年来我国房地产调控的思路是增加供给抑制需求;未来我们可能应该调整为“刺激需求,减少供给”,以保证房地产业的平稳健康发展。
蓝洋金融集团副总裁 彭子商
(原标题: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