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正文

换个角度来看黑板上的暗访“预告”
2014-09-05 13:32:00   来源:中国财经时报网原创   评论:0 点击:

  记者9月2日在河南新郑市某政府部门采访时,看见办公室黑板上写着省纪委已来我市暗访,加强上班纪律。纪委暗访,广而告知,这是暗访还是

  记者9月2日在河南新郑市某政府部门采访时,看见办公室黑板上写着“省纪委已来我市暗访,加强上班纪律”。纪委暗访,广而告知,这是暗访还是明访?如是暗访,究竟是谁走漏了风声?暗访一过,是不是就懈怠甚至不遵守纪律了?警惕严肃的检查沦落为一场损害政府公信力的“作秀”!(9月5日新华网)

  暗访作为上级检查工作的一种手段,因为其隐蔽性和突然性,往往被当做一种“大杀器”来震慑和警示下级。虽然这种手段有时候真的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让一些真问题浮出了水面,但是,也有很多时候,这种暗访就如聋子的耳朵一般,只是摆设而已。

  比如像河南新郑市的暗访,既然是暗访,那就算是走过场,也要把保密工作做到位不是?即便是尽人皆知,那也口口相传就行了,为啥非要把他说出来呢?这样把暗访写在黑板上,岂不就相当于把暗访组放在火上烤,那这样的暗访还有几分意义?还能发现些什么问题?

  就如前段时间,国家卫生城市暗访组从7月1日起对济南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进行暗访,重点察看市容环境卫生、食品安全、公共场所卫生等方面,众多餐馆接到通知,暗访组在济南期间必须关门暂停营业。如此荒唐的暗访,能看到多少真实?

  所以,这样的“暗访”怎么看,其形式都远远大于了实质。但是,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来看这样写在黑板上的暗访“预告”,或许还是有新收获的。

  一则,暗访本身的意义既在于找问题,更在于警示和震慑。作为暗访组,其成员不可能很多,所以能够找到的问题就不可能全面,或许能找到一些典型问题,但更多的问题如何来查找?恐怕还是要被暗访的人自己改正了。而暗访在某种意义上,其实就给了当地部门的一个改正的机会,比如上班纪律,可能平时比较松散,但听闻有暗访组来了,即便是临阵磨枪,那也还是比较光亮的,而且经过这样一折腾,没准儿还真的能让他们得到警醒了呢。

  二则,把暗访“预告”写在黑板上,说明了当地还是比较怕的,至少还是上了心了,对于他们是否存在问题,肯定要事先自己去告知一下干部,甚至还会准备一番,以应对暗访。这样一来,即便暗访组没暗访到他们,那也能起到一次警示的作用。

  当然,这样的警示,只能起到临时的、短暂的作用,真正要让他们转变作风,光是警示不够,光是一次无关紧要的警示更不够,必须要当地干部把要求放在心上、落到行动上来才行。而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暗访上黑板只能竹篮打水一场空。

  所以,与其把暗访写在黑板上,不如改变一个方式,把检查和要求常态化、常规化,让大家随时心中都有一杆秤,不敢去碰触作风建设的高压线。同时,加强制度体系建设,真正让作风不成一阵风,让检查真正起到该有的作用。

  张述

相关热词搜索:黑板 角度

上一篇:前七月铁路投资2956亿差强人意 同比增长12.9%
下一篇:银行陷动产质押漩涡 钢贸融资“魔咒”疑再现

分享到: 收藏

右侧版权信息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财经时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财经时报网,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财经时报网“。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财经时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供稿服务

 

违法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cncaijing@163.com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中国财经时报网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cncaiji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