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为了建设福州大学城,闽侯县上街镇和南屿镇的土地被大幅征用。作为补偿办法之一,从2002年起这些地区的考生报考福州大学城内的高校,都享受降二十分录取的政策。而前不久,闽侯县的这些失地家庭接到消息称,今年开始他们将享受不到20分的录取优惠政策,这让失地农民很不满、觉得被骗。(7月4日人民网)
被誉为“世界规模最大”的人才选拔考试高考来说。笔者认为,至少到目前为止,它还是我们国家最为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也是国家选拔人才最为合理和行之有效的方式。尽管由于“唯分数论”的选才标准而饱受诟病。但分数背后的知识毕竟是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最基础的重要标志,将其作为选拔人才的重要参数,也应该是非常合理且科学的。
所以,人们普遍认为“高考”是学子漫漫人生路上最重要的起跑线。在这条起跑线上,无关乎身份的差别,纵使你是高官子弟。也无所谓家境的厚薄,哪怕你是土豪的儿子。但遗憾的是,无论是河南省杞县高考枪手替考事件,还是辽宁省本溪县高级中学87名体优加分事件,以及该新闻中闽侯县涉嫌征地加分的事件。都让我们看到,总有那么一些人或有意无意、或想方设法的要去动一动这条“起跑线”。
拿该新闻说,虽然福建省教育厅认为媒体存在误读,它不是对农民征地款的补偿,而是“考虑到征地村农民对福州地区大学新校区建设作出的贡献”而对其“实行特殊录取照顾政策”。限于福州本地大学以及针对的是被征地农民,这样的解释看似有一定的理由,但也难逃涉嫌“利益”交换的嫌疑。人们大可猜测,利益的一方能心安理得的享受高考20分的加分,利益另一方则能让征地成本以及信访案件得到大面积降低。当然或许当地政府部门是出于对本地考生的政策保护。但这长达12年的加分保护政策,说到底还是拿着“公平”当本钱,牺牲别的学子的利益来补偿征地农民家孩子的利益。所以无论有什么样的理由,这样的做法都是不取的。若真想为当地群众谋利,就把最初绞尽脑汁加20分的这个心思用在如何提升本地的教育质量上,岂不更好?
目前我国的高考的加分政策分为照顾性加分和鼓励性加分两大类,照顾性加分包括少数民族考生、烈士女子等;鼓励性加分,是指特长突出或作出卓越贡献的考生。该新闻中的闽侯县,无疑就是想靠上照顾性加分这条大船。而辽宁省本溪县高级中学大批的体优生加分,无疑就是想利用鼓励性加分的漏洞钻空子。我国的国情告诉我们,照顾性加分应该坚持。但是不规范的鼓励性加分的存在就值得商榷了。
由此看来,重新规范高考加分政策,已是非常有必要的了。希望相关部门在加强严把照顾性加分的制度保障上,还要针对鼓励性加分,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限制行政权力的滥用,杜绝诸如此类假体优生加分、征地加分的现象发生。以此捍卫这本就不多的体现公平的高考“起跑线”。
作者:梁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