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难题是一方面我们要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事业和产业的发展,而另一方面体制机制的障碍还很大。”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副主任闫青春7月16日在由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周刊》主办的“2014应对中国老龄化发展论坛”暨“儿女孝心工程”研讨会上直言。
民间资本希望能向政府要更多的支持,却遇到“政策落地难”的问题。对于政府来说,对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持鼓励态度,但如果分寸把握不好,很容易被人以建养老项目为名钻空子。
民间资本颇显弱势
江苏东方惠乐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陶金海涉足养老产业已8年,他感到最大的困难有二:政策落实和外围支持。“从国务院的35号文件到我们省出台的39号文件都有很多政策点到位,但真正在执行过程中我们感觉到难以享受到政策的红利。”
陶金海说,民营养老服务机构目前在工商注册须为营利性机构,而且“工商注册养老服务这一项都很难注册,我们公司还是1992年申请来的,因为注册养老服务必须由民政部批准,他认为国务院批准的机构才是养老。”
陶金海表示,养老产业还急需人才和资金,尤其是资金来源更是民办养老机构的难题。目前办得好的民办养老机构不多,因此虽然有了政策,但银行系统很难支持。“指望国家投入经费是不现实的,政府财力很有限,另外银行资金拿不到,风投机构目前看到好的模式也不一定给你钱,怎么办?”
闫青春也认为,目前政策的确是出台了很多,但是中央出台的政策是根据全国的实际来制定的,而可操作性强的细则就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地方各级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化。“现在看我们缺少更多具体化、可操作性强,能有刚性约束力的政策和措施。”
“现在整个养老服务领域面临着二元化体制并存的状况,公办的养老机构是政府用财政投入给建房子、添设备、配人员,并给运营经费,而民办的就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虽然我们现在有民办公助的办法和措施,但主体投资还是民间资本自己出,政府只是象征性、鼓励性的资助。”闫青春认为,这就造成了竞争的不平衡,而公办福利院因为条件更好、价格可以更低而供不应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