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宏观 > 观察 > 正文

“钓鱼执法”事件,缘何总爱刺痛公权力神经
2014-07-23 15:44:00   来源:中国财经时报网原创   评论:0 点击:

  湖南蓝山县交通局的视频显示,7月12日下午,60岁的陈作雄从大门进去三次,出来两次,最后一次进去后就再没出来。两天后,清洁工在交通

  湖南蓝山县交通局的视频显示,7月12日下午,60岁的陈作雄从大门进去三次,出来两次,最后一次进去后就再没出来。两天后,清洁工在交通局运管所三楼办公室发现其尸体吊在电扇挂钩上。经警方勘验,陈系自杀。16名目击者签字作证,死者遭遇了执法人员的“钓鱼执法”。(7月23日人民网)

  钓鱼式执法”已存在多年,只不过这次将其推向了风口浪尖,将执法部门的“执法手段”推向了媒体的“风口浪尖”,导致了社会反响也超过一般想象,毕竟事关陈作雄一条鲜活的生命。

  尽管采用钓鱼“执法方式”,看似是取得了一定的“证据”,看似钓到了“大鱼”,却是钓走了信任、钓来了质疑。

  因为它钓到的不是“鱼”,而是政府的诚信、法律、道德和人们的善良之心。

  不仅如此,当一个执法部门为了私利而执法时,社会对法律就会产生强烈的质疑。而当这种“钓鱼式执法”成为常态时,社会的信任危机也会加重,互助友爱的美德将在“钓鱼”中失去生存的土壤。

  曾经有评论就表达了这样的忧虑:钓鱼执法的本质是“公权碰瓷”,而为这种“碰瓷”行为支付的道德成本尤为高昂。如果公权领域都将执法程序升级成“钓鱼式”,别说司机的善良与热心灰飞烟灭,就是出门走在大街上的民众,也要时时提防诱饵,处处为自己无人悯恤、不被救济的危险忧虑。

  《人民日报》曾以《钓鱼式执法危害猛于虎》为题刊登大篇幅报道,称“人们期待的,不仅是个案的处理,更希望有关部门对这一执法手段本身彻底调查,公正公开处理,及时公布结果,使对整个社会的心理破坏力降到最低”。

相关热词搜索:神经 事件

上一篇:麦当劳事件:诚信和良知缺失实乃时代的悲哀
下一篇:无良发贴者,为何遭遇“抓捕门”事件?

分享到: 收藏

右侧版权信息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财经时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财经时报网,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财经时报网“。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财经时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供稿服务

 

违法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cncaijing@163.com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中国财经时报网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cncaiji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