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宏观 > 观察 > 正文

洋快餐纷纷抛弃福喜 麦当劳的严格曾被认为是浪费
2014-08-04 10:50:23   来源:羊城晚报   评论:0 点击:

  麦当劳两大肉类供应商  福喜集团召开新闻发布会就过期肉事件道歉  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母公司福喜集团标识及宣传图片  麦当劳、

  评论

  外商不该有 “免检招牌”

  本是“好学生”代名词的外商企业,最近频频陷入危机:截至2日晚8时爆炸导致69人死亡的昆山中荣金属,是外商独资企业;使用过期原料的上海福喜,是外国法人独资企业……

  虽然事故的原因仍在调查中,但企业安全责任没有落实,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外企本是规范守法的“好榜样”,也是监管部门的“放心牌”,如今频频出事敲响了警钟:“洋品牌”不代表免检精品,监管部门更需要从严督查。

  在金融危机、用工成本攀升等一系列外部因素影响下,这些外资企业同样面临着利润微薄的困境,压缩成本就成了必然之举。

  加大工人的劳动强度,省去一切可以省去的成本……正是这种“能省则省”的心态,最终酿成大错。而此时如果监管部门不能“当头棒喝”,企业就可能会在放松标准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再好的学生,都会有犯错的时候,前提是老师在“打盹”。如果监管部门对中荣金属的日常督查更加严格,或许生命的代价就不需要付出;福喜集团声称自己在全球有着同样严格的标准,却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孩子上海福喜在一些规范流程上与集团标准背道而驰。

  公众对外资的规章制度和先进管理往往存在轻信。然而监管部门理应对所有企业一视同仁:无论违法违规的是哪个企业,都要一查到底;无论面对的是洋品牌还是小作坊,都要从严监管。(新华)

相关热词搜索:洋快餐

上一篇:马钢旗下物流公司宣布破产 曾有8亿外债追讨无门
下一篇:磁条卡“加芯”银行收费各不同

分享到: 收藏

右侧版权信息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财经时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财经时报网,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财经时报网“。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财经时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供稿服务

 

违法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cncaijing@163.com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中国财经时报网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cncaiji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