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城市治理更智能
“建立一种相互信任和社会监控的机制”,被视为城市治理的关键。那么,如何让信用成为城市的“硬通货”呢?
得益于大数据技术,上海建立了“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目前,该平台已基本覆盖上海138万家法人单位,以及两千多万常住人口。信用好的人,不交押金就能在图书馆借书,而坐车或地铁逃票、助学贷款不还、欠缴水电煤费用等行为,则会被纳入信用系统,甚至会影响日后向银行贷款。
为保障城市安全运行,上海用大数据构筑“天罗地网”。目前,上海市公安局信息中心已汇集250亿条信息,日均数据增量近5000万条,包括视频监控、电子警察、治安卡口等系统产生的各类信息。
在大数据的帮助下,政府可以更全面掌握情况,决策前真正做到“心中有数”。
上海建起“居民经济状况核对信息系统”,对于廉租房等申请家庭,通过对申请对象信息的大数据分析,只要有蛛丝马迹,就能将不符合条件者拒之门外。
在掌握经济信息方面,大数据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例如,上海统计局建立“1号店快速消费品价格指数”,从而掌握日常消费品的价格变动,为制定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等提供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