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一个颠覆传统的捐资助学公益项目---共情陪伴“手牵手”行动捐赠仪式在北京外国专家大厦举行。中国教育学会学校教育心理学分会副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伍新春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洪成文教授,中国民族经济对外合作促进会秘书长杨柳女士,捐赠方深圳金信诺高新技术股份公司董事长黄昌华先生,爱果实(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史洪彬先生等专家及领导出席了活动。
深圳金信诺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昌华与中国民族经济对外合作促进会秘书长杨柳签署捐赠协议并握手
爱果实(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史洪彬与中国民族经济对外合作促进会秘书长杨柳签署捐赠协议并握手
目前中国人的需求层次正处在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上。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类的心理需求从低到高排列,最基本的是生理和安全需求,再往上进入更高层次的心理需求。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早已经解决了吃饱穿暖问题,人们更关注对心理需求的满足。在家庭教育方面,大多数父母已将关注的焦点放到孩子今后是否会更幸福和快乐上来。
政府及相关部门也已明确指出儿童心理教育的重要性。早在2012年10月15日,教育部即发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要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更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今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心理学对中国儿童青少年的发展非常重要。”毋庸置疑,满足中国千万儿童心理需求的教育已迫在眉睫,亟需正确、专业的引导。
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孩子一生的幸福和快乐跟早期心理需求能否及时得到父母及教师的了解和满足有直接关系。因此,今天的早期教育只有充分重视了儿童心理需求的满足,才能为儿童终生的健全发展奠定基石。
共情陪伴“手牵手”行动就是一个关注和满足儿童心里需求的公益行动,由中国民族经济对外合作促进会发起,爱果实(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捐赠4万套“共情陪伴”家园共育指导师微学习课程,深圳金信诺高新技术股份公司捐赠人民币50万元用于项目执行。整套计划依托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共情陪伴”国际合作项目,联合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院首席教授Catherine Snow(凯瑟琳·斯诺)等国内外顶级专家。
这一公益行动首次打破了过去单纯的捐赠物款形式,深入到了人的精神领域。项目首期计划在全国9个东、中、西部省市招募4万幼儿教师加入“共情陪伴”家园共育指导师移动微学习,并通过4万幼儿教师把“共情陪伴”微课程及专家指导服务送达120万儿童家庭,并以东部发达地区“手拉手”帮扶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方式,让父母更了解儿童心理需求,并让儿童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项目计划在3年让1000万儿童受益。
由爱果实(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捐赠的“共情陪伴”家园共育指导师移动微学习课程,研发耗时6年,耗资3千万,课程内容设计贴合现代年轻人(80后家长,90后幼师群体)口味,及时捕捉教育热点,将专业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结合现实情境转化成多媒体展现形式,包括主题漫画、风趣幽默的脱口秀音频、微动漫和通俗易懂的信息图等,打破了过去培训形式单一和内容枯燥的传统模式。
这一项目的最大特点是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来实现颠覆性公益助学模式。
学习过程中,每天的内容通过微信推送给教师和家长,来保证优质教育资源持续、有序、精准地送达。学员每天只需抽出任何一点时间,通过阅读并理解一个个的小片段,便可以用课程中讲到的共情方式陪伴孩子,来正确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
在“共情陪伴”家园共育指导师移动微学习中,老师和家长们除了共同学习讨论微课程,还可以参加好玩有趣的话题、分享、讲座等,共同交流探讨亲子育儿过程中的困惑,获取专家的指导,发现每个孩子的差异性。此外,老师和家长们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地域、兴趣、理念、习惯、爱好来加入不同的群组,实现跨地域沟通,让东部发达地区“手牵手”帮扶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成为现实。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