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讯 > 正文

三季度尚不支持系统性行情 大市值股票有望估值修复
2014-07-27 11:55:22   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   评论:0 点击:

  据了解,基金借助沪港通主题近期纷纷调仓白酒、中药,而银行、汽车等行业也将借此红利迎来一波行情,A股中易受境外机构青睐的低估值、

  据了解,基金借助沪港通主题近期纷纷调仓白酒、中药,而银行、汽车等行业也将借此红利迎来一波行情,A股中易受境外机构青睐的低估值、高股息率的蓝筹股将受益于沪港通机。

  基金二季报的披露完毕,令基金经理的三季度投资策略曝光。目前,基金的市场操作偏好是否已经发生转向?

  三季度尚不支持系统性行情

  对于宏观经济,华夏回报判断,整体经济格局不会发生太大变化,未来利率水平是否上升可能不再是主要关注点,市场将重点观察房地产市场能否实现“软着陆”。中邮核心竞争基金经理也认为,下半年经济的主要变数仍然是投资,其中房地产投资构成最大的下行风险。

  对于今年余下的时间内,中邮中小盘灵活配置认为,股市的流动性在三季度会有所好转。一方面,IPO年内100家公司的节奏已经确定,对于资金渴求比较有限;另一方面,沪港通预计在2014年四季度有开通的可能,会带来大量的增量资金。

  展望三季度,汇添富逆向投资维持市场仍将延续结构性分化格局的判断,这是因为一方面,经济转型的大趋势未发生变化(增长放缓、盈利分化),另一方面,市场的投资环境(IPO、投资者结构等)尚不支持系统性行情。

  基金从创业板向蓝筹股转移

  面对近期创业板的大跌,基金经理持悲观态度的比例明显上升。近段时间,创业板的一些权重股已经开始暴露风险,基金等机构正在加速撤离。已经开始从创业板向蓝筹股转移。

  富国基金明确表示短期对创业板相对悲观。其分析从半年报来看,创业板的业绩明显不及预期,这算是个证伪的过程,此前热炒的概念股会有进一步回调的需求。而沪港通推进带来两市之间的套利空间,对内地高估值的成长股形成一定的利空。“下半年的市场,除少数的新能源汽车、苹果产业链之外,科技热点或暂时暗淡。但是政策或改革主题将集中登场,比如即将破题的电力改革等。”博时基金宏观策略部总经理魏凤春认为。

  就在以创业板为代表的成长股调整之时,以地产、银行、券商为代表的蓝筹板块迎来了一波上涨行情。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杨德龙认为,蓝筹股表现优异主要是由于沪港通即将启动,大盘突破年线是利好信号,至少说明是阶段性市场风格转换,蓝筹股的行情会延续,中报结束之前还将持续。

  大市值股票有望估值修复

  据了解,基金借助沪港通主题近期纷纷调仓白酒、中药,而银行、汽车等行业也将借此红利迎来一波行情。

  对于基金而言,沪港通带来的投资机会有三点:首先同时在沪港两地上市且A/H股价差较大的相关个股,由此带来A/H股的套利机会;其次,对于两市间的稀缺互补板块均有带动作用,比如A股中的白酒、医药、电力设备、军工等;第三,A股中易受境外机构青睐的低估值、高股息率的蓝筹股将受益于沪港通机制,迎来估值修复良机。

  绩优基金长期看重主题成长

  记者梳理了今年上半年收益率排名靠前的偏股基金发现,部分基金经理颇为谨慎,但多数基金经理后市的投资重点依旧在主题成长股上,受益于经济结构转型的新兴行业如互联网、医药生物、信息安全、环保等仍是关注重点。

  中邮战略新兴产业今年以来收益率遥遥领先,其基金经理任泽松对于下半年的市场走势并不悲观,认为在震荡过程中会呈现出结构性行情。行业配置方面,依然看好代表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方向的战略新兴产业,如互联网、信息安全、生物医药及环保等行业。宝盈资源优选指出,三季度成长股分化会延续,伪成长股或者已过高成长期的股票会大幅回落。而市场会逐步显露出新的投资机会,看好能源科技行业(包括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油服)、移动互联网相关行业(如信息安全、互联网教育和医疗、电子商务和移动支付)。(证券市场红周刊)

  基金回补金融股减仓地产和制造业

  权益类基金仓位小幅变动

  2014年二季度主动管理的股、混基金(剔除建仓期未满6个月基金)分别上涨3.11%和2.81%,表现略好于被动管理的指数基金2.04%。二季度股票型基金份额共计6805.72亿份,净赎回269.33亿份;混合型基金5670.77亿份,净赎回207.26亿份;指数型基金3470.08亿份,净申购36.96亿份。整体来看,基金市场资金呈现净流出的态势。

  截至二季度末,主动股票型基金平均仓位为79.29%,相比一季度末上升1.27%。从过去几个季度股、混基金与沪深300指数的拟合度来看,混合型基金仓位水平大致与指数走势相吻合,而普通股票型基金仓位的弹性则相对较小,季度间波动不是很大,因此也可以看到在季度业绩表现不好的时候,股基的仓位依然在90%以上。股票型基金中,大部分的基金股票仓位变动在10%以内,增仓和减仓的基金占比分别为46%和36%,另有12%的基金增仓幅度在10%以上,仅6%基金减仓幅度在10%以上。总体来看,股基仓位变动还是较为稳定的,除个别基金仓位大幅上下外,其他基金基本以微调的方式应对。

  在纳入统计的365只普通股票型基金中(剔除建仓期不足6个月的新基金,下同),有2成左右的基金维持90%以上的高仓位运作,有4成基金仓位在80%~90%的范围内。从近一两年情况来看,基金目前的股票仓位并不高。

  \

  重仓行业:三个季度以来首次回补金融股

  从数据统计的二季报行业配置情况来看,权益类基金(只包括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偏债混合型和灵活配置型)前五大重仓行业为制造业、软件信息技术、金融、批发零售和房地产业。

  从基金主要增仓行业来看,大幅加仓了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信息技术、文化传媒和农林牧渔行业,增仓幅度均在0.20%~0.40%之间;基金三个季度以来首次回补了金融股,金融业配置比例较上季度增长0.91%,新增82.17亿元的资金流入。一方面金融业仍是基金前三大低配行业之一(前三大低配行业分别为金融业、采矿业和交运仓储,低配比率分别为18.35%、10.88%和2.92%)。另外,这与定向调控政策初见成效,市场预期经济有所企稳有关,再有,这可能与第二波IPO开闸,市场部分资金看好券商股以及自贸区带动的银行股有关。

  相比之下,房地产行业和制造业是二季度基金不太看好的两个行业,累计资金流出分别为35.45亿和88.21亿元。地产股被减持的主要原因是,房地产政策调整对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销售形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同样受到牵连的还包括建筑行业,因此也能看到重仓房地产的基金在4、5月份损失惨重。不过,随着近阶段近30个城市的限购政策逐渐放开,相信在三季度这一紧张情绪会得到缓解。万科A等地产龙头股自7月初开始持续走高,不排除基金等机构已经补仓。

  制造业的减仓也可以从下面的重仓股变动数据中看出一些端倪,基金退出原材料加工和设备制造个股的意念比较强烈,也形成了本季制造业整体“失宠”的态势。不过,对于这类范围广、周期性比的行业,季度间的波动一直比较大。

  \

  重仓股:减持大消费和医药,青睐TMT

  据数据统计,二季度权益类基金重仓股数量949只,较上季度增加45只,从持有市值来看,排名前三的重仓股分别是伊利股份、格力电器和中国平安,其中持伊利股份总市值147.5亿元,是排名次席的格力电器的一倍有余,共有129只基金持有。但权益类基金在二季度对消费类行业的个股减持相当明显,伊利股份虽然排在第一,但本季减持幅度在权益类基金中最大。基金持有伊利股份总市值共计流失50.81亿元,63只基金不再持有该股票。不过,这可能与伊利股份6月3日遭遇利空报告有关,近期伊利股份已经随蓝筹股回暖表现而呈现探底回升的态势。

  相同板块的双汇发展虽然本季度依然还在前十大重仓股中,但市值流失超过10亿元,16只基金对其失去了兴趣。受此影响的大消费概念个股还有贵州茅台和医药板块的云南白药,本季均已从前十大重仓股中消失,其中后者基金持有市值蒸发余26亿元,持有基金数量缩减了19只,目前仅35只基金持有。此外,本季被调整出前十大重仓股的还有青岛和海康威视。另一方面,本季共有四只个股新晋前十大重仓股,分别是三安光电、上海家化、恒瑞医药和长安汽车,其中长安汽车基金持有市值增加18.64亿元,新增42只基金持有,也是二季度基金主要增持的个股之一。

  \

  从二季度基金主要增持个股的情况来看,基金还是对各种符合经济结构转型趋势以及迎合政策扶持的板块或者概念更为青睐,这种配置模式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相信在以后还会得以延续。具体来看,基金最为看重的是新能源汽车概念,日前发布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带动了一批新能源汽车概念股和锂电池、充电桩概念股。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长安汽车二季度累计涨幅接近30%,因此也看到了该股得以进入本季的前十大重仓股。此外,同属该概念的个股还包括威孚高科、均胜电子,市值分别上涨了近10亿元,而后者今年以来累计涨幅高达63%,对重仓基金贡献度较高。

  除了新能源汽车外,二季度基金比较青睐的板块当属于以高科技为主线的TMT个股,包括4G网络概念、苹果产业链概念等。信息技术也一直是基金超配行业之一(基金三大超配行业分别为制造业、信息技术以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超配比率分别为25.01%、7.76%、1.35%)。以苹果产业链概念为例,二季度增持较多的大族激光、环旭电子、长盈精密等均是苹果产业链主要的设备和零部件制造商,其中环旭电子一季度还没有基金持有,本季新增20只基金持有,持有市值累计接近10亿元。

  金融股也是二季度基金增持的方向之一,中国平安、兴业银行、平安银行、中国太保等个股都有多只基金新增介入,基金经理对这类个股的看好,可能也预示着他们对三季度市场偏价值型风格的看法。此外,文化教育板块的新世纪、全通教育二季度涨幅均在136%左右,分别有3只和8只基金持有这两只股票。

  \

  从基金减持情况来看,伊利股份、云南白药、康美药业、双汇发展这些往年的前十大重仓股,本季却成为各基金减持幅度最大的个股,前两者的市值流失分别达到50亿元和26亿元,凸显了基金对食品饮料和酒类个股的减持趋势。此外,医药板块呈现两头分化的局面,在减持端可以看到云南白药、康美药业、复兴医药、新华医疗等医药股二季度出现大幅的资金流出,但从增持端也能发现红日药业、华东医药、尔康制药等医药股的身影。这种现象可以被理解为,基金对医药股的把握更偏向具体的细化分类,譬如受到增持的华东医药主要面对处方药市场和医药创新,尔康制药也主打医药创新概念,可以说基金对创新类概念还是相对看好的。而新华医疗属于医疗器械概念,复兴医药在于公立医院改制,基金对这种类型的医药股态度偏向于谨慎。

  \

  (证券市场红周刊)

  三季度尚不支持系统性行情

  对于宏观经济,华夏回报判断,整体经济格局不会发生太大变化,未来利率水平是否上升可能不再是主要关注点,市场将重点观察房地产市场能否实现“软着陆”。中邮核心竞争基金经理也认为,下半年经济的主要变数仍然是投资,其中房地产投资构成最大的下行风险。

  对于今年余下的时间内,中邮中小盘灵活配置认为,股市的流动性在三季度会有所好转。一方面,IPO年内100家公司的节奏已经确定,对于资金渴求比较有限;另一方面,沪港通预计在2014年四季度有开通的可能,会带来大量的增量资金。

  展望三季度,汇添富逆向投资维持市场仍将延续结构性分化格局的判断,这是因为一方面,经济转型的大趋势未发生变化(增长放缓、盈利分化),另一方面,市场的投资环境(IPO、投资者结构等)尚不支持系统性行情。

  基金从创业板向蓝筹股转移

  面对近期创业板的大跌,基金经理持悲观态度的比例明显上升。近段时间,创业板的一些权重股已经开始暴露风险,基金等机构正在加速撤离。已经开始从创业板向蓝筹股转移。

  富国基金明确表示短期对创业板相对悲观。其分析从半年报来看,创业板的业绩明显不及预期,这算是个证伪的过程,此前热炒的概念股会有进一步回调的需求。而沪港通推进带来两市之间的套利空间,对内地高估值的成长股形成一定的利空。“下半年的市场,除少数的新能源汽车、苹果产业链之外,科技热点或暂时暗淡。但是政策或改革主题将集中登场,比如即将破题的电力改革等。”博时基金宏观策略部总经理魏凤春认为。

  就在以创业板为代表的成长股调整之时,以地产、银行、券商为代表的蓝筹板块迎来了一波上涨行情。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杨德龙认为,蓝筹股表现优异主要是由于沪港通即将启动,大盘突破年线是利好信号,至少说明是阶段性市场风格转换,蓝筹股的行情会延续,中报结束之前还将持续。

  大市值股票有望估值修复

  据了解,基金借助沪港通主题近期纷纷调仓白酒、中药,而银行、汽车等行业也将借此红利迎来一波行情。

  对于基金而言,沪港通带来的投资机会有三点:首先同时在沪港两地上市且A/H股价差较大的相关个股,由此带来A/H股的套利机会;其次,对于两市间的稀缺互补板块均有带动作用,比如A股中的白酒、医药、电力设备、军工等;第三,A股中易受境外机构青睐的低估值、高股息率的蓝筹股将受益于沪港通机制,迎来估值修复良机。

  绩优基金长期看重主题成长

  记者梳理了今年上半年收益率排名靠前的偏股基金发现,部分基金经理颇为谨慎,但多数基金经理后市的投资重点依旧在主题成长股上,受益于经济结构转型的新兴行业如互联网、医药生物、信息安全、环保等仍是关注重点。

  中邮战略新兴产业今年以来收益率遥遥领先,其基金经理任泽松对于下半年的市场走势并不悲观,认为在震荡过程中会呈现出结构性行情。行业配置方面,依然看好代表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方向的战略新兴产业,如互联网、信息安全、生物医药及环保等行业。宝盈资源优选指出,三季度成长股分化会延续,伪成长股或者已过高成长期的股票会大幅回落。而市场会逐步显露出新的投资机会,看好能源科技行业(包括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油服)、移动互联网相关行业(如信息安全、互联网教育和医疗、电子商务和移动支付)。

  权益类基金仓位小幅变动

  2014年二季度主动管理的股、混基金(剔除建仓期未满6个月基金)分别上涨3.11%和2.81%,表现略好于被动管理的指数基金2.04%。二季度股票型基金份额共计6805.72亿份,净赎回269.33亿份;混合型基金5670.77亿份,净赎回207.26亿份;指数型基金3470.08亿份,净申购36.96亿份。整体来看,基金市场资金呈现净流出的态势。

  截至二季度末,主动股票型基金平均仓位为79.29%,相比一季度末上升1.27%。从过去几个季度股、混基金与沪深300指数的拟合度来看,混合型基金仓位水平大致与指数走势相吻合,而普通股票型基金仓位的弹性则相对较小,季度间波动不是很大,因此也可以看到在季度业绩表现不好的时候,股基的仓位依然在90%以上。股票型基金中,大部分的基金股票仓位变动在10%以内,增仓和减仓的基金占比分别为46%和36%,另有12%的基金增仓幅度在10%以上,仅6%基金减仓幅度在10%以上。总体来看,股基仓位变动还是较为稳定的,除个别基金仓位大幅上下外,其他基金基本以微调的方式应对。

  在纳入统计的365只普通股票型基金中(剔除建仓期不足6个月的新基金,下同),有2成左右的基金维持90%以上的高仓位运作,有4成基金仓位在80%~90%的范围内。从近一两年情况来看,基金目前的股票仓位并不高。

相关热词搜索:系统性 估值 市值

上一篇:新设企业数量增加 6月YMCI稳定于158.63
下一篇:加大“老赖”信用惩戒 将限制乘飞机坐软卧

分享到: 收藏

右侧版权信息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财经时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财经时报网,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财经时报网“。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财经时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供稿服务

  违法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cncaijing@163.com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所有版权 中国财经时报网

  联系邮箱:cncaijing@163.com              技术QQ:357093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