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持有基金数最多的蓝色光标似乎也难逃机构的“抛弃”。尽管蓝色光标刚刚预测2014年净利润规模将在2.75亿~3亿之间,同比业绩增幅至少超过100%,但依旧抵挡不住股价连续下跌的命运。而蓝色光标显然不是近期惟一一只股价连续下跌的基金重仓股,包括华谊兄弟、乐视网、科大讯飞、光线传媒等一批基金重仓股近期都或多或少走弱,它们之间一个重要的共同点是市值规模全部在150亿以上,称之为“大市值成长股”。
部分基金经理似乎已经预料到大市值公司“高处不胜寒”,至少在短期内基金经理不得不选择降低仓位避险,目标直指那些在2013年行情中被忽视、市值规模依旧较小的品种。如中邮战略新兴产业、兴全轻资产等排名靠前的基金,他们的前十大重仓股中多是以黑马姿态出现的二线品种,如和佳股份、旋极信息、互动娱乐等。
部分基金为打新大幅砍仓
虽然整体来看,二季度偏股基金平均仓位较一季末变化不大,仍处于中高水平,但基于对股市走向判断的差异,偏股基金仓位调整方向出现较大分化,一些基金进行大幅减仓操作,短期仓位降幅惊人。在672只可比的主动偏股基金中,二季末仓位下降超过10个百分点的基金达42只,11只基金仓位降幅超过20个百分点。其中减仓最多的当属前海开源事件驱动基金,仓位减少71.19%至15.77%。连上半年股基冠军得主中邮战略新兴产业基金也未能免俗,仓位从一季末的82.16%直线下降到二季末60.60%的仓位底线。
这样大幅度砍仓实属罕见,业内猜测这一方面可能是基金对估值偏高的创业板看空。另一方面,在基金经理普遍认为股市并没有系统性风险的情况下,偏股基金如此大规模减仓,或许可能解释为腾挪资金集中打新股。
自年初沪深股市IPO新政以来,新股连续涨停再度成为投资热点,公募基金也对新股与次新股趋之若鹜。东方网力、牧原股份为今年首发上市的新股,一季度末分别被5只和2只基金重仓持有,二季度末则增至11只和21只。在新股表现强势的情况下,基金的打新热情也持续高涨,不少基金选择从二级市场直接买入新股,中邮战略新兴产业即是如此。今年一季度末,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中有两只为今年1月上市的新股东方网力和博腾股份。
机构减仓TMT和医药游资接力周期股超跌反弹
7月以来,A股市场发生了新的变化,传说中的“二八转换”现象表现明显。创业板加速下行,沪市在周期、低价蓝筹股等推动下放量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