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作风改进了,百姓看得到,希望不要‘一阵风’,要保持。”杭州市江干区市民蒋美娟说,“另外,我们是配合地铁1号线拆迁的,大家都希望早点回迁。”一旁的江干区委书记盛阅春在《民情日记》上做了认真的记录,并督促相关部门加快进度抓回迁。(10月5日新华网)
顾名思义,民情日记就是干部对民情的记载,反映群众的所需所盼,更反映干部的日常工作,折射的是干部的为民情怀。
古人云:“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什么决定民心的向背?简单说来,一句话,利益、需求的得失,决定着民心的向背。民生进一步改善,执政党就会进一步获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的执政地位就会进一步巩固。而杭州市江干区区委书记盛阅春的“民情日记”,将干部和群众的心连在了一起。
一个国家的历史,因有大势的孕育而不再显得苍白;一个民族的奋进,因有大势的引领而注定变得不朽;一个政党的伟大,因有大势催生而越发日加自信。这种大势,就是要求我们真正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工作理念落到实处;这种大势,就是要求我们进一步顺民意、应民求、解民需;这种大势,就是要求我们在具体工作中要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我们只要为群众办一件好事,群众就会记你一辈子。广大党员干部要怀揣爱民之心,心系群众,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充分了解人民群众的愿望和需求,关心他们的疾苦,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倾听群众的呼声,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特别是要着力解决好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解决好群众的急事难事、民声民意。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把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作为科学决策的依据,切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群众、发展依靠人民群众、发展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把群众的冷暖放心上,才能真正实现中国共产党永立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