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渐消除计价短板
“清算-定价-储备”是人民币国际化不可逾越的三步走,但目前人民币国际计价功能仍是人民币国际化的短板之一。
虽然我国已逐渐成为大宗商品消费大国、贸易大国,但大宗商品的定价权仍主要集中在欧美发达经济体手中,且主要以美元计价。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市场中,以人民币计价、交易的产品少之甚少,中资金融机构参与国际金融市场交易的程度还比较低。
“人民币国际化不能一蹴而就,人民币充当国际计价货币的路途也较漫长。”黄志凌表示,人民币要想成为国际计价货币,需要我国具备与之相适应的、发达的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外汇市场。
此外,吴斌表示,境外中资金融机构需不断提升国际经营能力,丰富人民币金融产品,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市场交易和竞争,使人民币被越来越多的境外企业认可,逐渐消除计价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