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统筹并非政府包办。在城市综合体建设中,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制定技术文件和政策文件,加强规划调控,引导建设开发主体发展城市需要的公共服务功能,指导各地搞好项目建设服务和管理,组织开展项目运营招商,确保城市综合体的健康发展。城市综合体的具体建设及运营,则完全是市场行为,依靠市场来解决。
“罗马非一日可建成”。贵州在具体推进过程中,确立了先试点、后推广的工作思路。根据该省的工作方案,2013年选择了22个项目进行先期试点,探索路子,积累经验。
坚持特色,产城联动,确保城市综合体健康发展
陈敏尔省长多次在不同场合表示:“我们的城镇化,不求大、不求洋、不求高,只求特。”
山区城市特点、民族文化特色、生态文明特征,是贵州城市综合体区别于其他地区的特色所在。贵州力求通过城市综合体建设,发展节地型建筑,推进绿色建筑、智慧城市建设,应用地方文化元素来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
在城市综合体建设中,贵州坚持让城市融入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让田园和村庄成为城镇中的独特人文景观。
早在开展顶层设计研究时,贵州省就组织专家编制了《城市综合体贵州文化元素应用指南》,从17个世居少数民族的建筑符号中抽象若干元素,提炼个性特色的建筑符号,并将其融入到城市综合体中。
如今,遍访贵州的城市综合体,黔北民居、苗寨、侗寨、布依寨等当地的建筑风格,都能从中觅得踪影。城市综合体已经成为贵州多元文化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