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日报20日消息,国家在北京、上海、广东、深圳等7个地区推进碳排放权交易试点,近日,试点地区相继进入首个履约期。7月15日为广东省碳交易试点首次履约的时间节点,记者从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应对气候变化处了解到,截至15日下午6时,试点企业履约率为98.9%,达到试点预期。
在全国7个碳交易试点省市中,广东是唯一采用配额免费发放和有偿发放相结合的碳交易试点地区,企业配额的97%通过免费发放形式获得,3%需通过有偿竞价形式获得。截至7月15日,广东省碳排放配额有偿竞价平台累计发放1112万吨,成交金额共6.67亿元,碳交易市场累计成交119万吨,成交金额共6532万元。从2013年12月份启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仅半年时间广东省碳排放管理和市场建设已取得一些成效,初步建立碳排放管理和交易法规制度体系,企业碳意识逐步增强。
据初步统计,广东80%的控排企业单位主要产品碳排放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广东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认为,对于广东这样的制造业大省,这已经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了。
不过,很多企业在临近关口才参与碳交易,是觉得“政府不一定会动真格”。业内专家认为,这说明当初制度设计时希望激励企业主动减排的目标尚未实现,企业主动履约积极性不高,目前影响交易的最大因素仍然是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