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国内 > 正文

中国人寿转型道阻阵痛延续 保费净利双双滑落
2014-07-28 13:22:25   来源:综合   评论:0 点击:

  上半年,中国人寿是六家上市险企中唯一保费收入同比负增长的企业,同比下滑2 8%。而净利润下降更让中国人寿担忧。  近期,国内六大上市

  上半年,中国人寿是六家上市险企中唯一保费收入同比负增长的企业,同比下滑2.8%。而净利润下降更让中国人寿担忧。

  近期,国内六大上市险企上半年业绩全部亮相。中国人寿以1969亿元的原保险保费收入继续保持行业领头羊的地位。但是,在上市的六家险企中,中国人寿却成为唯一一家原保险保费收入同比负增长的企业,与去年同期2026亿元相比,下滑2.8%。

  2013年底,在中国人寿全球媒体开放日上,时任中国人寿总裁万峰表示:中国人寿要实现由规模速度型向规模效益型转变,经营目标从以往重在追求保费转向追求价值效益。同时万峰透露:“预计明年的总保费会出现一定的负增长”。而最新披露的2014年上半年数据已然应验。

  上半年保费下滑2.8%

  新的一年,中国人寿仍在保费结构上纠结。

  实际上,今年年初中国人寿保费收入迎来了难得的“开门红”。据统计,2014年1-3月,中国人寿共实现保费收入1321.7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8.1%。一扫连续两年一季度保费收入负增长的颓势。

  据中国人寿北京地区销售人员向记者介绍,2014年中国人寿主打“开门红”产品国寿金如意组合计划,通过个险渠道销售,保费分为3年、5年、10年交,目前尚未开始在北京地区销售。这款期交个险渠道产品,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做是中国人寿在调整保费结构上的新动作。

  银保渠道的趸交保费是中国人寿的主要调整对象。2013年底,时任中国人寿总裁万峰表示,中国人寿在保险期限结构上,趸缴保费将逐渐减少,占比也将下降,期缴保费和续期保费将逐渐增加。根据记者获得的一份同业交流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人寿银保新单、续期均有所下降,导致银保总保费大幅下降11.7%,个险总保费虽然有微弱上升,但不足以对冲银保保费下降的份额。

  对于银保,中国人寿似乎难以割舍。2013年底,中国人寿推出了另一款产品国寿鑫丰两全保险(A款),该产品的保险期间为5年,交费采取一次性趸交方式,通过中国人寿在各银行的网点销售。这款产品的前身,正是去年中国人寿保费收入的“状元产品”国寿鑫丰两全保险(分红型),根据中国人寿2013年年报显示:在中国人寿2013年保费收入前五位的保险产品中,排在前两位的分别是国寿鑫丰两全保险(分红型)和国寿鸿盈两全保险(分红型),两款产品均通过银行渠道销售,共实现保费收入620.05亿元。

  根据记者获得的同业交流数据来看,一季度,中国人寿银保市场新单规模达到491亿元,排在行业第一,同比增幅达到101.4%。而去年,中国人寿通过银行渠道销售的保险占比达到三成,其中首年期缴保费占首年保费的比例只有三分之一。今年4月1日,保监会新出台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销售行为的通知》正式实施,众多险企获得保费的银保渠道受阻,中国人寿首当其冲。市场普遍认为,随着银保新规的实施,险企银保渠道保费收入将受到比较大的冲击。

  与保费收入下降相比,净利润下降恐怕更让中国人寿担忧。2013年,中国人寿净利润大幅增长120.4%,达到243.54亿元。但是,截止到2013年9月底,已实现净利润236.89亿元,也就是说,去年第四季度中国人寿实现利润6.65亿元,仅占全年收入的2.7%。据了解,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中国人寿总投资收益率为5.06%,去年同期的投资收益率为5.82%。投资收益也从260.33亿元下降至240.83亿元。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72.36亿元,同比大幅下滑28.2%。

  在其他三家A股上市的险企中,新华人寿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5.60亿元,同比增长6.5%;中国太保为32.1亿元,同比增长44.3%;中国平安为108亿元,同比增长46.2%。中国人寿再次“落单”。

  理财周报(微信号:Money-week)记者就一季度利润下滑的问题向中国人寿咨询,中国人寿方面表示“经联系,今天无法就相关问题进行交流。”市场人士分析称,中国人寿一季度利润下降和去年同期基数较高不无关系。2013年中国人寿一季度实现净利润高达100.77亿元,同比增长79.1%。单季净利润和每股收益几乎相当于2012年全年。为此,有媒体报道称,中国人寿转型“苦尽甘来”。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转型期的阵痛依旧困扰着中国人寿。

相关热词搜索:净利 保费 人寿

上一篇:业界观察:我国保健食品行业为何“长不大”
下一篇:人社部:8月起养老金异地取现将免部分手续费

分享到: 收藏

右侧版权信息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财经时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财经时报网,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财经时报网“。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财经时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供稿服务

  违法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cncaijing@163.com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所有版权 中国财经时报网

  联系邮箱:cncaijing@163.com              技术QQ:357093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