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或会调整到合理水平
如果给福建找一个参照省份,最佳的对象是浙江。土地资源相对稀缺,民间资本十分雄厚,近些年资金多流向房地产,两地经济相似度较高。
几年前,浙江的房价上涨十分迅猛,杭州、温州的房价都超过了广州,直逼上海、北京。省内如台州、绍兴等三四线城市也动辄过万。不过,今年以来,浙江板块率先领跌,跌幅也最深。
未来这种现象会否在福建上演?王阿忠认为,浙江这一轮的调整使得当地房价回归到相对合理的水平,对区域经济的平稳发展更为有利。目前福建的房价已经十分高昂,未来很可能像浙江一样出现一轮调整,以让房价回归到更合理的水平。
福建省内还没有出现浙江那样大规模的降价潮,但省内各个城市之间也出现了明显的分化。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数据,福州自从5月份开始已经连续三个月环比下跌。但在厦门,除了6月份外,其他6个月,房价指数均领涨全国,房价之坚挺远超一线城市。
这种分化缘于不同的库存压力。数据显示,目前福州可售住宅为35304套,去库存至少要2年以上。而在厦门,即便库存有所上升,但库存去化压力也只有10个月左右,仍维持在比较低的水平。
集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李友华认为,与杭州因为供应量太大而出现房价下调相比,厦门房价坚挺在于这几年住宅土地供应偏紧。在限购放开后,目前厦门楼市处于买卖双方博弈僵持的阶段,由于房价已经十分高昂,因此厦门的房价很难上涨,但由于去化压力不大,开发商尽管有促销,但很少有实质性降价。不过,如果接下来的“金九银十”销售不理想,去化压力将明显增大,开发企业就很可能被迫降价。
厦门均和房地产评估咨询公司董事长王崎说,政府是土地供应的源头,厦门这种偏紧的土地供应做法有点像小米手机的“饥饿营销”法,政府有意控制土地出让节奏,“在市场火爆情况下,卖15块地就能获得原来计划卖20块地才能取得的土地出让金,那么政府就不再积极卖地,这样当然会造成市场的紧缺。政府对土地源头的控制很紧,这也保证了开发商的投资回报。”
王崎对《第一财经日报》称,与浙江相比,福建目前的城镇化水平仍有明显差距,因此未来楼市发展仍有一定的空间。“福建原来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步伐都比较慢,现在仍在补课的过程中。”去年福建城镇化率达60%,落后浙江、江苏、广东4到7个百分点。
不管来自福建的开发商愿不愿意“去闽化”,福建军团的业绩都十分抢眼,大部分上半年的合同销售金额都过了百亿,大有跟华南开发商决战到底的气势。
这其中尤为抢眼的是福建的“带头大哥”世茂地产(00813.HK)。
2014上半年,世茂地产实现合约销售额321.1亿元人民币(下同),在克而瑞的全行业排名中位居第八,比2013年全年排名上升一位。
“福建开发商的特点很明显,定位找得比较准,都走"短平快"路线。”易居中国执行总裁丁祖昱认为,跟华南开发商不同的是,福建房企不喜做远郊大盘,在房地产市场的深度调控下,这一战略“船小好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