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诚团结创机遇
大型客机是现代高新技术条件下高度集成的产物,很难靠一个公司和一个地方来实现。在国际上大飞机制造往往也需要企业跨国合作,零部件全球供应。为此,中国商飞公司举全国之力,聚全球之智,在大型客机研制上采用“主制造商-供应商”模式,并在项目研制过程中,积极推进项目组织变革,加强设计与制造团队之间协作。基本建成了“以中国商飞公司为核心,联合中航工业,辐射全国,面向全球”的民机产业体系,积极同国内外的供应商等开展合作。并与波音、空客等在非竞争领域开展合作与技术交流。
承担机头部段制造的中航工业成都飞机工业有限公司是九大国内机体结构供应商之一。为确保项目研制进度,工程技术团队奋力攻关、精诚团结,相继突破了天窗骨架零件制造、钛合金蒙皮零件成形、机头下部超大尺寸蒙皮拉伸成型以及化铣等关键制造技术瓶颈。
总装再打攻坚战
作为一个普通民众也许更加关心大飞机下一步有什么计划。据中国商飞公司人士向本报表示,C919全机静力试验方案、试飞总方案已经确定,相关机载系统试验已开试,首架C919飞机将在今年下半年开始机体对接。
首架C919大型客机总装准备工作已经拉开帷幕,未来C919大飞机在总装完成后还要迈过什么坎?“试飞是主制造商能力十分重要的一环。”航空专家如是说。飞机在空中飞行时,会遭遇到雷雨、气流、闪电、低温等突发情况,飞机也可能发生发动机失效等内部故障,而适航证就是证明飞机可以克服这一切极端事件并保障安全飞行的证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适航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制造民用航空器,需要经生产许可审定并获得生产许可证,使用民用航空器,需要经单机适航检查并获得单机适航证。因此,C919只有通过民航局适航审定合格后才能够进入民用航空市场,在其航空器研制过程中,需严格按照适航规章开展设计、制造、试验和试飞工作,通过最严苛的适航考验。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正如中国商飞公司副总经理、C919大型客机总设计师吴光辉所说的:“项目研制任重道远,希望各参研参试单位能坚决打赢C919大型客机工程发展攻坚战,为实现中国梦和大飞机梦作出新贡献。”(刘洪强 张保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