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
我国曾对台风进行四码编号
先是有不同的家族,不同的姓,然后才编排辈分,台风命名有点像家谱一样,“家族”是受影响的14个国家或地区,分别提出10个台风的名称。
气象专家解释,台风命名法也就是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命名系统,也可称为热带气旋命名系统,台风指的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的一个等级,常常被人们误以为是热带气旋的替称。
国际上统一的热带气旋命名法是由热带气旋形成并影响的周边国家和地区共同事先制定的一个命名表,然后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
命名表首先给出英文名,各个成员国家可以根据发音或意义将命名译至当地语言。西北太平洋地区是世界上继美国后热带气旋活动最频繁的地区,每年登陆我国的就有十个之多。
在有国际统一的命名规则以前,有关国家和地区对出没这里的热带气旋叫法不一,同一台风往往有几个称呼——我国按其发生的区域和时间先后进行四码编号,前两位为年份,后两位为顺序号。
设在日本东京的世界气象组织属下的亚太区域专业气象台的台风中心,则以进入东经180度、赤道以北的先后顺序编号。美国关岛海军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则用英美国家的人名命名,国际传媒在报道中也常用关岛的命名。还有一些国家或地区对影响本区的台风自行取名。
为了避免名称混乱,1997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香港举行的世界气象组织(WMO)台风委员会第30次会议决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并决定从2000年1月1日起开始使用新的命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