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国内 > 正文

西宁市大通治县驻村干部躬身服务群众助力强村富民
2014-10-04 18:02:17   来源:综合   评论:0 点击:

  初秋的青藏高原已有凉意,自去年开展的干部入乡驻村服务群众工作却热火朝天。在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朔北藏族乡菜子口村,驻村干部

  初秋的青藏高原已有凉意,自去年开展的干部入乡驻村服务群众工作却热火朝天。在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朔北藏族乡菜子口村,驻村干部裴有炼正在帮藏族公保老人割麦子。公保老人说:“他们在村里一驻就是一年,修路搭桥盖房、打扫卫生、处理家长里短,有时候还帮我放羊,脏活累活啥都干,与老百姓没啥两样。”这就是青海广大入乡驻村干部的真实写照。(9月4日《人民日报》)

  青海地广人稀、多民族聚居,长期以来藏区乡村面临着工作力量不足、维稳任务繁重等问题,影响和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2013年9月,青海省委作出干部进农村牧区开展帮扶活动的部署,从省州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选派5189名后备干部进驻217个藏区乡镇和634个重点村开展帮扶工作。一年来,驻村干部躬身服务群众,架起了强村富民的“连心桥”。

  众所周知,我们国家要实现两个跨越的目标,要在2020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重点难点无疑都在农村,又特别是一些位置偏僻,条件艰苦的落后农村,那里的群众要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既需要他们自己付出艰辛的劳动,也需要我们的党员干部深入到他们中间去,面对面,零距离地帮扶他们,这对这些艰苦群众的脱贫致富奔小康,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事。

  我国的青海地区,本就地广人稀、多民族聚居,特别是藏区乡村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其他地区的群众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机关干部确实需要走出机关大院,走出办公室,走到群众第一线去,去深入群众,和群众摸爬滚打在一起,实打实地帮扶群众,做好为民服务的工作,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帮助农村群众强村富民才可能不是一句口号,才可能真正地得到落实,让群众满意。

  我们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是人民的“勤务员”,因此就应该俯下身子,躬身去服务群众,为强村富民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作者:江文

相关热词搜索:强村 群众 干部

上一篇:公务旅游被“踩刹车”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下一篇:林毅夫演讲实录,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分享到: 收藏

右侧版权信息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财经时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财经时报网,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财经时报网“。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财经时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供稿服务

  违法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cncaijing@163.com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所有版权 中国财经时报网

  联系邮箱:cncaijing@163.com              技术QQ:357093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