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观察报》记者 张宁
在“金融发腐”呼声日高的今天,有一个问题值得整个金融业深思:缺乏刚性的权力约束机制,必然滋生不良资产与高管腐败快速增长的温床
本轮反腐重拳开始打向金融界。
7月4日下午,来自广东省纪委官网的一则公示掀起了舆论震荡波——广东省金融办原副主任、广发银行[微博]原董事长李若虹涉嫌严重违纪,现正接受组织调查。
“早该接受调查了!”消息四散,业界如是反应。
广发银行前董事长李若虹案的爆发只是一系列金融腐败案件的新悲剧(东方IC / 供图) 李若虹的权柄生涯从银行开始。1994年从中行哈尔滨分行步入广发银行之后,他便步步高(12.66, 0.07, 0.56%)升,一路从行长助理走到行长、党委书记职位,并终于在1999年12月当选为广发银行董事长,直到2009年8月,“被调任”广东省金融办副主任。
李若虹时代的广发银行给外界留下了太多谜团和猜疑,而这其中尤以2005年引资重组、“广发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弊案”、“深航收购案”为甚。坐镇广发十载春秋中,围绕李若虹及其治行之策的诟病与争议从未停止。随着此次对其调查的深入,这些争议和猜疑或将被逐一拨开,并得到进一步证实。
广发银行原董事长李若虹“迟到”的被查,将广发银行高达580亿元的不良资产问题暴露无遗。李若虹的“超级权力”,及由其主导广发的粗放发展模式,给广发银行留下了大量未见光的不良资产。
从最早的一批颇具代表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到如今上市前路未卜,曾从李若虹“强势”阴影下一路走来的广发银行,在“后李若虹时代”似乎仍无法走出梦魇。
广发的“集权”时代?
“主掌广发时的李若虹强势、强硬。”至今,仍有前广发银行员工这样向《企业观察报》记者回忆。据了解,也正是李若虹的这一特点,留下了广发银行的喜与悲。
“股份的面子,国企的里子”,诞生于1988年的广发银行,属于我国最早成立的一批颇具代表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然而浓烈的行政化色彩却严重束缚了其改革与发展。据广发银行官方资料,当时广东省财政厅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方式控制着广发接近50%的股份。“一家形式上拥有先进管理方式的现代化银行实质上却是与中农工建等国有商业银行相同的‘省有银行’运作模式。”哈尔滨工程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教授孟凡生这样向《企业观察报》记者评价那时的广发银行。
亦有曾任职于广发银行的人士向《企业观察报》记者证实,当时广发银行日常工作由政府部分意志直接操控,分行拥有相当大的权力并各自为政,各家分支机构将对上营销列为生存策略,已然沦为地方政府的提款机,最终导致了巨大支付困难。
面对因体制弊端而越来越深的财务黑洞,李若虹时代的广发银行开始设法摆脱支付困境,但是广发银行由此却又陷入了另一重危机。
2002年,广发银行董事长李若虹与时任行长张光华之间出现策略之争。当年8月,从央行[微博]空降广发银行行长的张光华,力图通过推行问题贷款问责制等一系列措施,从体制根源上进行改革。
“争取用3-5年时间使广发具备现代商业银行的基本特征,尽快实现从一个传统商业银行向现代商业银行的转变。”彼时,张光华对外宣称。
但接下来广发银行实行的却是董事长李若虹定下的“迅速扩大信贷规模以稀释不良贷款”策略。
“当时的说法是,张光华的种种计划皆因‘阻力太大而效果不理想’,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个行长,他甚至连基本的人事权都没有。”前述曾任职广发银行的职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