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宏观 > 行业 > 正文

国际油价何时触底
2014-12-16 20:19:05   来源:金融时报   评论:0 点击:

市场认为,除了美元走强外,供需失衡正是制约油价上行的核心因素。国际能源署(IEA)最新报告称,欧佩克国家的石油库存到2015年中可能达到创纪录的水平,而非欧佩克产油国的原油产量也将增加每日130万桶,至每日5780万桶。与此同时,全球经济复苏放缓已成定局,由此引发的需求端萎缩状况还将持续。欧佩克上周公布的月度报告显示,2015年全球日需求量将减少30万桶至2890万桶,为2003年以来最低水平。瑞银表示,在供需失衡状况缓解之前,油价都将维持低位,除非未来出现促进供需改善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需求出现根本性改善、非欧佩克产油国逐步减产及供应链的意外中断。

从每桶110美元跌到不足57美元,国际油价仅花了不到半年时间。如此疯狂的行情让原油成为全球市场上表现最差的资产,没有之一。上周,在国际能源署(IEA)下调原油需求预期和美国经济数据不佳的双重打击下,国际油价再度跳水,纽约油价和布伦特油价分别重挫12%和10%,相继创下2009年5月以来新低。一时间,市场上充斥着各种唱空言论。摩根史坦利甚至警告称:国际原价恐在明年第二季度跌至每桶43美元!人们不禁要问:国际油价的“底线”在哪里?如果“目前已有80%的美国页岩油企业陷入亏损”的信息属实,那么,一旦油价真正落入40美元区间,这场价格战又将怎样收场?

自欧佩克(OPEC)拒不减产以来,油价随即进入疯狂暴跌模式,短短两周内跌去约20%,近半年累计跌幅更是高达47%,几近“腰斩”。在上周大跌后,国际油价在本周一亚洲时段看盘后继续走低,纽约油价先已跌破每桶57美元,布伦特油价也已逼近每桶60美元。眼下,国际油价离每桶56美元支撑位仅一步之遥,一旦其跌破50美元关键支撑位,将彻底落入历史性的长期熊市。

于是,整个石油行业,大到BP这样的石油巨头,小到钻井平台的开采者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自6月份以来几乎被“腰斩”的油价下跌究竟是国际油价所面临的“新常态”,还是短期波动?遗憾的是,几乎所有市场预测都出奇的一致:油价的进一步走势取决于欧佩克与美国的博弈。

但种种迹象表明,这是一场难分胜负的博弈,结局难测。目前,除非欧佩克宣布减产,目前似乎没有任何因素能扭转行情。但就在上周末,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能源部长仍对外宣称,即使油价跌至每桶40美元,欧佩克也绝不可能减产。从阿联酋官员的强硬表态来看,欧佩克方面主动“松口”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其实外界也清楚,油价暴跌是欧佩克的主动选择,试图放弃眼前利益打压美国页岩油的开发,为长远的市场占有率战争打下基础。毕竟欧佩克“老大”——沙特曾在上世纪80年代打过一次漂亮的价格战,将油价从20美元的历史最低点一举提升到140美元的峰值,赚得盆满钵满。略让欧佩克国家感到“欣慰”的是,在油价跌破60美元后,美国方面已经有了“痛感”。有消息称,目前已有80%的美国页岩油企业陷入亏损,拥有多片油气田的运营商正将开采活动从油田区块转向天然气区块。美国第三大油田服务提供商日前也证实,受油价下跌影响,国内石油钻井平台开工数量已降至今年6月以来最低水平。

也有消息称,美国也在积极部署应对之策。据悉,美国能源企业正快速转移钻井,从产量较低的地区转向北达科他和德克萨斯州储量丰富的页岩油田,以提升产量并缩减开支,应对多年来最为严峻的原油市场形势。数据显示,像阿帕奇(Apache)和大陆资源(Continental Resources)这样的大公司已经在实施方案,将重点放在页岩油田最高产的地区,尽管减少了钻井数量。另有分析认为,一旦实现量产,纯生产环节的成本并不高,加上生产环节主要的产量税与后期的销售管理费用和管输费用,页岩油的平均盈亏平衡点应该在每桶50美元左右。如此可见,美国页岩油的盈利能力依然较强,这无疑给预测价格战输赢增加了难度。

当然,无论这场争斗结局如何,都无法阻挡低油价时代的来临。在欧佩克放弃限产保价之初,绝大多数市场预测停留在70至80美元区间。但鉴于原油供需面失衡现象愈发严重,市场上的悲观情绪也越来越浓,预测下限已低至每桶40美元。市场认为,除了美元走强外,供需失衡正是制约油价上行的核心因素。国际能源署(IEA)最新报告称,欧佩克国家的石油库存到2015年中可能达到创纪录的水平,而非欧佩克产油国的原油产量也将增加每日130万桶,至每日5780万桶。与此同时,全球经济复苏放缓已成定局,由此引发的需求端萎缩状况还将持续。欧佩克上周公布的月度报告显示,2015年全球日需求量将减少30万桶至2890万桶,为2003年以来最低水平。瑞银表示,在供需失衡状况缓解之前,油价都将维持低位,除非未来出现促进供需改善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需求出现根本性改善、非欧佩克产油国逐步减产及供应链的意外中断。

相关热词搜索:国际油价

上一篇:生物识别技术应用于金融支付刷脸你敢吗
下一篇:多家在线旅游企业三季报显示净利润大幅下滑

分享到: 收藏

右侧版权信息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财经时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财经时报网,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财经时报网“。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财经时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供稿服务

  违法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cncaijing@163.com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所有版权 中国财经时报网

  联系邮箱:cncaijing@163.com              技术QQ:357093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