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宏观 > 行业 > 正文

互联网金融整合加快“羊毛党”价值将逐渐下降
2014-12-17 09:50:18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评论:0 点击:

今年以来,伴随着网贷行业持续高速发展,投资人中也逐渐出现“黄牛党、打新族、羊毛党”等群体。

网贷之家首席运营官石鹏峰分析表示,由于新平台相关信息较少,投资人不容易发现其诈骗、跑路的意图,(“羊毛党”)可能更容易碰到问题平台。同时,“羊毛党”集体行动的威力较大,活动规则漏洞较大的平台,大部分的活动经费可能被 “羊毛党”赚走。

银湖网副总裁李俊超指出,P2P平台吸引“羊毛党”,很多时候是为了冲高用户数量,转化为投资人的比例不高,实际是赔本赚吆喝。不过,这一群体短期内还会是平台争夺用户的目标对象,但在互联网金融逐渐进入整合期之后,“羊毛党”价值将逐步下降。

投资人或被平台暗算

值得注意的是,虽说“羊毛党”快进快出可获取较高收益,但并非没有风险,若遇到短命平台,风险就变得不可避免。

近日,记者注意到,第三方网贷论坛上有投资人反映,P2P平台荣锦创投上线仅一天就关张,不少“羊毛党”被该平台年化收益率可达20%、还有0.8%的额外奖励、开户还送20元等诸多条件吸引,结果投入的资金却“打了水漂”。

“‘羊毛党’的投资规律有几大特点:1、针对性强。一般只看正在进行活动的平台;2、流动性强。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活动结束立马走人;3、综合收益率高。因为在活动期间,平台会给出较多优惠政策和奖励;4、需花费较多精力。发现和研究平台活动,投资人必须需要不少时间,才能找到投资目标;5、投资对象多为新平台。新平台上线都会做一些预热活动,而且一些平台会拿出较多经费用于推广,如果活动没什么吸引力,也不会有人来。”石鹏峰指出。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互联网金融部助理分析师钱海利认为,“羊毛党”的投资方式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两种:一是平台跑路,二是被平台反撸(占便宜)。

钱海利分析表示,“羊毛党”一般都是快进快出,一味地吸引“羊毛党”不仅增加了运营成本,也很难留住真正的用户。同时,真正喜欢“羊毛党”的平台,有些就是诈骗平台,这种平台最容易跑路,“羊毛党”不但不能撸到羊毛,连本都保不住;另外,一些平台打着注册账号送多少奖金的幌子吸引用户,实际操作却需要投资一笔钱才给返现,或者是承诺的奖励金额不给提现,最后导致被平台反撸。

银湖网副总裁李俊超对记者指出,大部分“羊毛党”实际上并不打算选择互联网金融平台进行理财投资,所以也不会认真调研平台风控能力及背景实力,只是为了获得奖品(金)才选择注册并尝试投资。如此一来,显然风险很高,不过好在大部分“羊毛党”一般不会进行大额投资。

“羊毛党”投资模式不可持续

其实,在“羊毛党”广受关注之前,喜欢追逐高收益,也愿意承担高风险的P2P网贷打新族曾盛极一时。但从今年开始,由于不断有平台倒下,一些投资人纷纷退出了打新行列。

“‘羊毛党’与打新族的异同:1、对象相似。打新主要是新上线平台,‘羊毛党’也是;2、目的相似。两者都是为了追求较高的综合收益;3、投资周期不同。打新族投资周期可能在平台上线的1~3个月,而‘羊毛党’主要是根据平台活动周期而定;4、忠诚度不同。打新族有可能通过在打新期间对平台的深入了解和信任,从而继续甚至加大投资,而‘羊毛党’一般都是活动结束后立马走人。”石鹏峰指出。

李俊超则向记者表示,“羊毛党”与打新族并不相同,打新族是专门在新上线平台投资理财,以获得新平台初期为了招揽投资人给出的高收益与奖品。“羊毛党”仅在平台注册或有选择地参与活动,以获得获得物质上的奖励。对于平台来说,打新族比“羊毛党”更有价值,但随着新平台不断爆出问题,打新族越来越少,平台不得不去追逐“羊毛党”。

那么,P2P网贷“羊毛党”前景如何呢?

钱海利表示,对投资者来说,远离“羊毛党”才是主流,“羊毛党”只是为了赚取蝇头小利,会忽视对平台整体的评估。而对平台来说,利用适当的优惠政策吸引用户是一种营销手段,但一味地吸引羊毛客增加运营成本不说,还会违背活动初衷,甚至难以获取真正的用户。

爱投资COO程晗则指出,不管是“羊毛党”还是网贷打新族,其实都是典型的“投机者”,虽然有很多人说,“羊毛党”和打新族属于专业投资人,但个人并不这样认为,成熟的投资者不会进行这样的 “博傻游戏”,不会存在侥幸心理。虽然很多打新族和“羊毛党”有所谓的“六不投”(即利率太高的不投、利率太低的不投、没风控的不投、没抵押的不投、不专业的不投、平台实力太弱的不投),看似可以屏蔽一些风险,但实际上“羊毛党”和网贷打新这种投资模式本身就是高风险博弈,它的内在机理决定了这种模式是不可持续的。

相关热词搜索:互联网

上一篇:P2P平台赔本赚吆喝 “羊毛党”年化收益可达20%
下一篇:蔡赴朝:网络视听产品良莠不齐 线上线下要统一标准

分享到: 收藏

右侧版权信息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财经时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财经时报网,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财经时报网“。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财经时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供稿服务

  违法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cncaijing@163.com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所有版权 中国财经时报网

  联系邮箱:cncaijing@163.com              技术QQ:357093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