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宏观 > 行业 > 正文

房地产业冬已远 股权投资春又至
2014-12-19 14:50:12   来源:中国证券报   评论:0 点击:

伴随地产供给端恶化速度远快于需求端,在耐心的等待中,终于迎来了首次降息。预计未来央行会继续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直至利率降到完美利率之下,催生出新一轮地产的繁荣。当下,地产投资时钟正在滴答滴答往前走,从债券投资区正式步入股权投资区,地产股票将会呈现显著的绝对超额收益。

投资时钟步入股权投资区

其实地产行业非常单纯,它往往只受到两个重大因素的影响,一是当下地产行业的景气度,另一个是当下的利率水平。

降息所标志的宽松化信号意义十分重要,在实体经济疲软、基建投资边际收益率下滑的情况下,央行终于在地产基本面实质性恶化之前出手。预计未来央行会继续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直至利率降到完美利率之下,催生出新一轮地产的繁荣。当下,地产投资时钟正在滴答滴答往前走,从债券投资区正式步入股权投资区,地产股票将会呈现显著的绝对超额收益。至此,我们可以确认地产始终处于债牛的末期、股牛的初期。

我们预计,2015年地产基本面将呈现出销售四平八稳,投资在上半年见底,房价温和上涨并于2016年加速的局面。消费端看,在货币政策持续宽松的大前提下、预计2015年商品房成交将延续2014年底的回升态势,并维持四平八稳的销售节奏,预计全年成交面积和金额将分别增长6%和8%。在新开工面积和土地复苏的引导下,预计2015年商品房开发投资额也会在上半年见底,呈现出前低后高的走势,预计房地产投资全年增速为12%。

从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看,2016年也将是行业变化的一个拐点。在市场化的背景下,预计2014-2015年将是房地产周期的温和过渡期,一方面,新开工施工面积减缓,房地产市场供给减少将逐步改善目前阶段供给过剩的态势;另一方面,在宽松的货币环境下,居民的住房需求会进一步释放,刚需、改善型需求仍然会保持较大的成交量。预计房地产市场供需关系会在2016年出现较大的改善,届时,得益于我国经济将进入新一轮的中速增长期,房地产也将步入新的上升周期。另外考虑到,2014年这一轮房地产下降周期景气程度高于2008年,因此房价再次上涨所需的降息、降准次数可能少于前两轮周期。

由于货币政策宽松才刚刚启动,考虑到时间滞后因素,认为百城房价指数在2015年有望保持温和态势,不会立刻陷入快速上涨的局面(即进入地产投资时钟的不动产投资区)。但是,分化仍将继续,总体向好并不能掩盖个别地区尤其三四线城市供给过剩的局面,三四线城市房价将在较长时间内处于底部徘徊。然而一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依然有足够的吸引力,也是房企的主战场;认为一二线城市的房价随着货币宽松政策的逐步展开,在2016年再次掀起快速上涨浪潮,是大概率事件。

两策略优选地产股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认为机构投资者应当维持地产行业的超配地位,具体而言可因循两大选股策略。

选股策略之一是着眼投资下一代房地产商。基于对大陆传统住宅开发业发展瓶颈的预期,地产商转型成为资本市场较为关注的焦点。的确,经过近20年的住房商品化扩张,传统开发商旧有的发展模式受到了挑战,尽管我们并不认为这种挑战不是现时的;展望来看,中长期需求增速趋缓,供给端上行压力的加大加强,伴随传统开发利润空间逐步的收窄,传统的开发模式早晚面临终结的一天。因此我们认为选股在着眼于地产景气度周期性上升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公司发展的长期逻辑。检验地产商转型之路,通过对海外经验的总结与提炼精选,我们认为金融化与投资平台化是地产公司转型的主要方向。

作为金融行业的一个子领域,房地产无时无刻不在与金融打交道,无论是地产公司开发融资,还是消费者购房贷款,地产行业总是与金融服务业紧密相连的。地产商对金融服务的业务流程与商业模式较为熟悉,甚至在开展面向业务的金融服务时,具备一定的渠道优势。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入、银行牌照的放开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兴起,我们认为中国地产商已经逐步具备了向金融服务业渗透的能力和环境。结合中国现状,我们认为股东或股东子公司中具备金融基因的地产公司更容易向金融领域渗透,因此推荐具备金融化基因的地产公司。

其次是拥有投资平台潜质的地产公司。对于业务的多元化转型,由于中国地产商兴起只有20多年的历史,大多数企业尚处于在行业内打拼、拓展的阶段。现阶段还很难评判A股地产公司对生息类业务的驾驭能力,只能粗略地看,我们认为具备园区运营经验,以及与其他行业企业的广泛接触,在业务多元化转型方面的能力优于现有同行,此外,12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更大范围推广中关村试点政策、加快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也为园区地产提供了政策利好。

选股策略之二是玩转高beta。尽管地产商发展面临长期逻辑的困境,但毕竟未来两年地产行业景气度将处于持续上升的阶段。传统地产股也会具备不错的绝对收益。对应于行业景气度上升,认为应当投资于高杠杆的地产商,以获取尽可能大的Beta收益。

相关热词搜索:股权投资|已远|春又至

上一篇: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超60%提前实现"十二五"目标
下一篇:以互联网金融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

分享到: 收藏

右侧版权信息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财经时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财经时报网,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财经时报网“。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财经时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供稿服务

  违法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cncaijing@163.com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所有版权 中国财经时报网

  联系邮箱:cncaijing@163.com              技术QQ:357093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