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平安保险董事长马明哲在其讲话中对比了美国最大的连锁零售书店Barnes & Noble与亚马逊。Barnes & Noble很早就进入了互联网,但亚马逊市值如今是它的200倍。他的结论是,Barnes & Noble是养牛喝牛奶,亚马逊是造市场,做牛奶生意。
我认同他的观点。未来大型金融机构依然存在,但会更强调开放的协作,并从中获得竞争力。互联网不仅仅是金融产品提供者,更是用户与服务商的连接平台,是交易的促成者。在这样的平台上,金融机构能了解用户行为全貌,获得真正有价值的大数据。
值得一提的是,徒有先进理念而未落实,依然无用。诺基亚早在2007年就提出移动互联网是未来,并设立了互联网部门,但那个部门的好想法时时遭强势的手机部门否决,理由是不能促进手机销售。
在拥抱移动过程中,实施新理念经常需要牺牲一些眼前利益,所以容易遭到既得利益部门阻挠。金融机构可以多尝试,并坚定落实。
最后,金融监管应面对新挑战。“连接一切”有硬币的另一面。所有个体连接起来,金融体系变得更庞大、更具流动性。200年前,再大的企业倒闭,影响也有限;几年前,雷曼兄弟倒闭,风暴波及中国最偏远的内陆。央行面对的考验,在于如何平衡创新与安全。
所幸,监管手段也在不断创新。比如,利用大数据等技术,央行可以提前洞察许多风险,防患于未然。
风险不是因循守旧的借口。创新与安全终究会找到平衡,创新者会分到更大的份额。一些人认为,金融是国家命脉,如果遭受互联网冲击,国家会保护。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但金融机构会内部洗牌,创新者会吃掉落伍者。
有人会说,以上内容只与消费者金融相关,对于复杂的企业金融业务,并不适用。我的预测是,所有业务最终都会受影响,不过在时间上有早有晚。
还有人会质疑,互联网公司谈金融,是不是要抢走金融机构的饭碗?谈金融不等于做金融。金融有特殊壁垒,是金融机构的专长,而非互联网公司长项。一个门槛是金融包罗万象,技术复杂;另一个门槛是金融涉及国家命脉,有严格监管;而最高门槛是风险控制,很多机构在大势好的时候,水涨船高,盈利可观,但风险控制做不好,一个浪就可被覆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