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信贷或小幅下降
在存款大幅“跳水”的同时,新增贷款较上月表现也料有小幅下降。多家研究机构预测,7月新增贷款约为7500亿元左右,较央行公布的6月超万亿的规模有所回落。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预计,5月和6月信贷投放明显加快,但随着M2同比大幅跳升、货币市场利率上行,7月将不会延续这种态势,转而回归常态增长,假定全年信贷新增10万亿元,同时综合往年信贷投放的季节性规律,预计信贷可能新增7500亿元左右。
交行金研中心也预计,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约7800亿元,环比少增约3000亿元,同比多增约800亿元,月末余额同比增速14.0%,与上月基本持平。
徐博表示,这是由于在需求端,实体经济运行向好,服务业融资需求较为旺盛,社会潜在融资需求有上升动力。同时监管机构对“三农”、“小微”、棚户区改造等重点领域的政策及金融扶持也有利于释放相关部门的融资需求。
“从供给端看,稳健货币政策中性偏松,公开市场持续净投放格局,再贷款等政策工具的灵活运用形成金融系统资金较为充裕的态势;定向下调准备金率、银监会调整存贷比考核口径等多方面因素也有利于商业银行增强信贷投放意愿。”徐博说。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有媒体报道称,在银行存款规模下降、风险偏好下降的情况下,7月份部分商业银行并未用足信贷规模。
业内分析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7月份存款下降较多,对部分存贷比较高的银行构成信贷投放制约。同时,南方某银行人士告诉记者,不良贷款形势严峻,不少银行惜贷情况有所反弹。
贷款利率难有大幅下降
以存定贷原则下,存款压力不减,成本不降,贷款利率也难以下降。
从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来看,在宏观经济增长势头相对良好、金融风险处于大致可控状态下,下半年工作的重心在于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决策层和监管层也明确提出主要措施之一,就是抑制金融机构筹资成本不合理上升,遏制变相高息揽储。
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进入二季度后,银行间市场资金较为充裕,但资金市场利率的回落并未有效通过信贷传导到实体经济。市场化的贷款基础利率(LPR)在推出后持续上升,在6月16日达到5.77%的半年中最高水平,较年初上升4个基点。
连平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利率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存款分流现象较为明显,银行存款实际增长不断放缓,且负债成本有所上升。“货币市场资金充裕并没有改变行业存贷比考核压力较大的局面,存款成本、贷款利率也难以下降。”连平表示。
“利率市场化的根本目的是降低融资成本,但在利率市场化初期,会出现由于存款竞争加大而导致银行资金成本上升,进而推高贷款利率的情况。”温彬认为。